首页> 中文学位 >《劝服的机制:21世纪的交流与态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6h】

《劝服的机制:21世纪的交流与态度》(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1翻译任务描述

1.1 材料来源

1.2 作者简介

1.3 作品简介

1.4 选题意义

2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技巧的选择

2.1.3辅助工具的选择

2.2 初译稿修改中解决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定稿

3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

3.1.1 术语

3.1.2 词义修辞格

3.1.3 习语

3.2句法层面

3.2.1 定语从句

3.2.2 状语从句

3.2.3 其他长句

3.2.4 标点符号

4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理查德·佩洛夫(Richard M. Perloff)及其作品《劝服的机制》(The Dynamics of Persuasion)。这本书介绍了劝服的理论基础、态度的本质、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劝服性交流的语境,涉及到广告、营销、社交媒体等不同的领域。本次翻译材料选自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新时代条件下劝服的变与不变。第二部分阐述了翻译过程。本书属于学术类文本,专业术语多,用词规范,语言严谨。借助专业词典、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了解劝服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查找相关新闻事件和文章,帮助理解书中举例提到的社会事件和网络名词。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笔者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分析专业术语、习语、修辞格、长难句和标点符号等难点。第四部分是译后总结。笔者认识到:要做好本次翻译任务,必须要提前熟悉劝服学的专业知识,重视专业词典的使用,反复修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了解中西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提高双语意识。

著录项

  • 作者

    李雅;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翻译硕士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志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机制; 世纪; 交流; 态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