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年龄、性别及中耳积液对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影响
【6h】

年龄、性别及中耳积液对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39

OLE_LINK10

OLE_LINK33

OLE_LINK34

OLE_LINK20

OLE_LINK21

OLE_LINK11

OLE_LINK36

OLE_LINK67

OLE_LINK35

OLE_LINK25

OLE_LINK41

OLE_LINK42

OLE_LINK31

OLE_LINK2

OLE_LINK15

OLE_LINK26

OLE_LINK17

OLE_LINK19

OLE_LINK3

OLE_LINK13

OLE_LINK9

OLE_LINK1

OLE_LINK16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及中耳积液对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影响。 方法: 1.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2例受检者,经专科检查、226 Hz声导抗、纯音听阈测试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明确的正常耳共221耳,包括男79例(110耳),女73例(111耳),年龄范围7~78岁,中位年龄为35岁。按年龄将其分为少年组7~17岁,平均年龄为10.31岁,男15例(20耳),女13例(20耳);青年组18~40岁,平均年龄为28.90岁,男28例(40耳),女25例(40耳);中年组41~65岁,平均年龄为51.48岁,男22例(30耳),女20例(30耳);老年组≥66岁,平均年龄为70.89岁,男14例(20耳),女15例(21耳),分析年龄及性别对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影响。 2.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鼓膜切开置管术证实有中耳积液的患者30例(37耳),其中男12例(15耳),女18例(22耳),年龄范围7~60岁,中位年龄31岁,分析中耳积液对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影响。 结果: 1.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在1000 Hz以下和4000 Hz以上范围内较高,中间频率较低,能量反射率曲线呈“U”型。 2. 少年组能量反射率在3150 Hz取得最小值,青年组能量反射率在1600 Hz取得最小值,中年组与老年组能量反射率在1250 Hz取得最小值。 3.少年组能量反射率在2000~5000 Hz范围内明显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500 Hz和1600 Hz,少年组能量反射率在1250 Hz以下范围内明显高于中年组,在2000 Hz以上范围内明显低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能量反射率在800 Hz明显高于老年组,在3150~6000 Hz范围内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能量反射率在250 Hz明显高于中年组,在5000~6000 Hz范围内明显低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能量反射率在4000 Hz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不同频率间能量反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青年组与老年组男性能量反射率在4000 Hz明显高于同龄组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年龄组性别间不同频率的能量反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少年组中耳积液的能量反射率在315 Hz以上范围明显高于同龄组的正常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耳积液的能量反射率在500 Hz以上范围明显高于同龄组的正常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耳积液的能量反射率在400 Hz以上范围明显高于同龄组的正常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耳积液的能量反射率在中高频率范围内接近甚至高于同龄组正常耳的第95百分位值。 结论: 1. 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需建立年龄特异性标准。 2. 女性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在低频范围高于男性,在高频范围低于男性,需建立性别特异性标准。 3. 中耳积液可导致广泛频率范围内宽频声导抗能量反射率的明显增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