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课前导入调查分析
【6h】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课前导入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概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研究

1.1 课前导入的理论基础

1.2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概念

1.2.1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概念

1.2.2 汉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功能

1.3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原则

1.3.1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原则

1.3.2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注意事项

1.4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 汉语教学课前导入调查问卷分析

2.1 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1.1 汉语教师对课前导入的态度

2.1.2 汉语教师对课前导入的设计和应用情况

2.1.3 汉语教师对课前导入影响教学效果的评价

2.1.4 教师对课前导入的个人需求

2.2 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2.2.1 学生对课前导入的态度

2.2.2 学生对课前导入制作质量的评价

2.2.3 学生对课前导入教学效果的评价

2.2.4 学生对于改善课前导入的建议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课前导入调查结论与思考

3.1 汉语课堂课前导入调查结果分析

3.1.1 师生对课前导入的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3.1.2 师生对课前导入设计和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3.1.3 师生对课前导入影响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3.1.4 师生对教学设施影响课前导入设计的调查分析

3.2 提高课前导入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

3.2.1 学校方面

3.2.2 教师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讲究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综合把握和应用。它不同于更加理性、直观的数学、物理等公式的套用和计算。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任何一节课堂的有效开展,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了达到师生的密切配合,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较高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前导入正是培养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前导入中选取恰当的课前导入策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师生关系的沟通发展,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前导入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现阶段的汉语教育教学中是否引起了教育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汉语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是如何设计和运用课前导入的,学生是否认同和接受教师设计的课前导入,如何提高课前导入的教学效果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一一探讨。导入作为汉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师在上课之初迅速抓住教学对象的目光,集中其注意力的最好时机。成功的课前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基于课前导入的功能和重要性,笔者研读了关于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相关资料,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总结了当前汉语教学课前导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有助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规范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