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类讨论思想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6h】

分类讨论思想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预测

四、 选题的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内容简介

第一章 高中生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问题的现状

1.1 高中生解决文学类文本阅读问题现状的问卷调查

1.2 预测分类讨论思想在文本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第二章 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论概述

2.1 分类讨论思想的内涵

2.2 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分类讨论思想在文本阅读中的可行性研究

3.1 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实验

3.2 实验数据的比较反应了分类讨论思想在运用中的两个问题

3.3 对问题成因的分析

3.4 分类讨论思想对解决文本问题的作用

3.5 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实验小结

第四章 分类讨论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把握时机,及时介入策略

4.2 对一般问题的运用策略

4.3 对疑难问题的运用策略

4.4 对课堂讨论的运用策略

4.5 复习当中的运用策略

4.6 运用策略总结

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创造性成果

三、 研究的意义

四、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高中文理分科的背景下,各学科思维也逐渐专有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亦日益学科化。割裂的思维彼此平行、互相排斥,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尽管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高中未来“不分文理”,试图打破这种学科思维壁垒,但是由于惯性使然,过渡阶段,我们依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本研究从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阅读中遇到的最大疑难——问题回答不全面,通过引入分类讨论思想这一高中数学思维来解决学生的问题。研究运用实验法对两组被试进行连续七轮的文本问题测试,一组在原生状态下接受测试,一组在认知分类状态下测试。通过组与组、组内不同性别间测量数据的对比,发现认知分类状态下的被试在解决问题的全面性上大大超过原生状态下被试,分类讨论思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完整性的能力。进而证明分类讨论思想这一数学思维是可以应用到文本阅读问题中去的,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阅读的层次意识;并间接证明的跨学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验的测量数据也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认知分类状态下,实验组被试女生虽然在对测试问题答全率上总体超过被试男生,但是随着测试的频次的增加和测试难度的上升,被试男生的答全率与被试女生相比,差距逐渐缩小。第二是随着文本测试问题难度的上升,被试的答全率普遍下滑。被试对教师干预的内容能够较好的迁移,迁移效率基本呈现线性关系;被试对教师干预以外的内容迁移效果不佳,分类属性的搜寻归类呈现不规则的散点状态,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实验反映的两大问题仍是思维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教师干预以外的归类属性,被试难以通过干预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想,推理能力不强,学生大脑中具有的学科思维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产生了某些抑制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了分类讨论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应用策略:及时介入策略、对一般和特殊疑难的运用策略、课堂讨论运用策略和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让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加有序、日益缜密。
  研究以归类理论和目标递归策略理论为基础,初步探索了跨学科思维之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投射在文本阅读教学,乃至于高中语文教学,笔者的研究呼吁应该把学生思维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不能媚俗,不能过于功利化,教师有责任通过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研究也是在号召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思维研究尤其是跨学科思维的应用的研究上来,努力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