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歌剧《木兰诗篇》演唱特征分析
【6h】

歌剧《木兰诗篇》演唱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

1.3.1 学位论文类

1.3.2 期刊类

1.3.3 专著类

1.3.4 音像类

第二章 歌剧《木兰诗篇》的概况及音乐特征

2.1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

2.2 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概述

2.2.1 作曲家背景

2.2.2 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背景

2.3 歌剧《木兰诗篇》的音乐特征

2.3.1 对豫剧传统音乐的借鉴

2.3.2 情景与交响乐的完美融合

第三章 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特征分析

3.1 咏叹调《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的艺术特征

3.3.1 人物性格分析

3.1.2 音乐形象与演唱分析

3.2 咏叹调《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艺术特征

3.2.1 人物性格分析

3.2.2 音乐形象与演唱分析

3.3 重唱《假如我是个女人》艺术特征

3.3.1 人物性格分析

3.3.2 音乐形象与演唱分析

第四章 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风格分析

4.1 花木兰的演唱特征简析

4.1.1 一代花木兰的演唱风格-以彭丽媛为例

4.1.2 二代木兰的演唱风格—以雷佳、谭晶为例

4.2 歌剧《木兰诗篇》的演唱艺术诠释

第五章 结语

5.1 音乐创作植根于传统戏曲

5.2 音乐形式向西方的借鉴

5.3 中国歌剧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歌剧诞生于16世纪90年代的欧洲,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而歌剧在中国的兴起则要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故事情节来源于乐府诗《木兰辞》,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关峡先生作曲、和著名编剧刘麟先生共同完成创作的一部恢弘的民族原创歌剧,歌颂了中国儿女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祈盼,一经演出便在中国大江南北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成为中西合璧的上乘之作,并且得到了很高的重视。《木兰诗篇》的成功推出证明了我们民族歌剧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更加证实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预示着我们的民族歌剧事业将会越来越辉煌,在世界歌剧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该作品集歌剧、戏剧、情景、舞蹈、交响于一身,加上具有明显地方戏特征的音乐素材及新颖独特的创作形式,使其成为中国歌剧史上独树一帜的代表性作品。歌剧《木兰诗篇》的创编人员以现代的观念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题材,将歌颂美好和和平的主题贯彻到底,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无比向往的美好心愿,使其更具时代感,并且具有了更好的艺术价值。这部作品不论从艺术形式还是精神内涵哪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探讨,因此笔者以这个作品为本课题的对象加以研究。
  本课题的写作中笔者首先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的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作了详细阐述,分析比对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整理和探究,以中国歌剧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分析《木兰诗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背景,对歌剧《木兰诗篇》的艺术特点、演唱特征等方面的综合探究为前提,以花木兰的三首风格各异的咏叹调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还简单分析了彭丽嫒、雷佳、谭晶三人的演唱风格,并且提出自己的实践演唱心得体会,为笔者进行个人二度创造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还使本人的声乐修养和艺术审美都上升了一个台阶。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声乐,爱上民族声乐,并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