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2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研究学术研讨会 >《诗经》与《诗篇》中的哀怨之比较研究——以《小雅·节南山》和《诗篇第三章》为例

《诗经》与《诗篇》中的哀怨之比较研究——以《小雅·节南山》和《诗篇第三章》为例

摘要

本文仅拟就哀怨这种情感为突破口,通过《诗经》和《诗篇》的比较研究探讨儒家传统文化与基督教传统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与不同。以《毛诗序》为“诗教”集大成者的《诗经》解读,关注的是世俗人生中诗的伦理教化作用,这种伦理教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洱和化解王权统治下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以达到一种“和”的境地,而“和”的最高境界就是儒家哲学追求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要求不断的提高个人修养,培养个人“温柔敦厚”的道德品性以符合“天”的要求,这种道德修养只需向人的自身内求而不需要依靠一个外部的“神”的力量,因此这种“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体现出浓重的重此世、重人伦情怀。而《诗篇》作为《圣经》的一部分,作为上帝的自我启示,其中表达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们对上帝之“道”的体悟和领会。对喜怒哀乐的表达都是在上帝面前进行的沟通与对话。上帝通过聆听进行帮助和拯救,人们在苦难中获得救赎和帮助的一切希望都在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身上,上帝的这种超越性和完满性决定了人们在世俗世界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追寻上帝的应许,在世俗世界中坚定自己的信心,不断的在各种试炼中加强自己的灵性修养。这就使得基督教思想体现出浓重的重超越、重灵修特征,与儒家哲学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差异与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