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物理迷思概念学情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以摩擦力为例
【6h】

高中物理迷思概念学情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以摩擦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迷思概念的定义和特征

2.1.1 迷思概念的定义

2.1.2 迷思概念的特征

2.2 国内外迷思概念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物理迷思概念研究现状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

3.3.2 测试

3.3.3 学生作业和错题本的分析、访谈

3.4 研究步骤

3.4.1 选取研究对象

3.4.2 了解学生物理水平的高低

3.4.4 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验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摩擦力的迷思概念收集

4.1.1 访谈结果

4.1.2 作业和错题研究结果

4.2 摩擦力前概念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4.3 摩擦力迷思概念形成的原因

4.4 迷思概念转化的策略

4.5 迷思概念转化策略的效果

第五章 结论和不足

5.1 结论

5.2 对教学的启示

5.2.1 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认知冲突

5.2.2 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5.2.3 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5.3 研究特色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物理概念作为物理课程学习的核心部分,只有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才能顺利地理解相关物理定律和公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但实际上,学生在开始课堂学习之前,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模式,因而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头脑中这些先入为主的前概念的影响,而前概念中那些与科学概念不符的迷思概念则会障碍学生的新知识接受。摩擦力章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属于重点部分,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迷思概念。本论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二段式选择测验与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高中物理摩擦力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迷思概念、分析其产生的原由,并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有效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策略。
  首先,本研究以河南省淮阳中学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查的方式找出学生在摩擦力知识接受中存在的相关迷思概念及其来由。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概念存在误区;学生关于摩擦力的迷思概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1)生活经验型的错误;(2)传统教学的制约。
  然后,本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行动研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三类有效的迷思概念转化策略:(1)运用类比,激发认知冲突;(2)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3)制作概念图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认知体系。实践研究发现这些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信心、能够提高学生物理成绩,从而实现迷思概念的有效转变。
  本论文有助于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物理迷思概念及其转化的重视,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