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L镇为例
【6h】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L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调查

2.1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状况分析

2.2 农村小学教师业务素质状况分析

2.3 农村小学教师待遇情况分析

2.4 农村小学教师的不稳定状况分析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方面

3.2 学校方面

3.3 教师自身方面

第四章 解决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4.1 社会方面

4.2 学校方面

4.3 教师自身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L镇农村小学教师的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1世纪,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经济也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水平比不上城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的教育落后。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抓农村的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稳定那里的老师,怎样在农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现在农村教育急需探讨的问题了。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潍坊市某县L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潍坊市某县L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具体原因为市场的自由选择原则是教师不稳定的客观环境,“私立学校兴起”是教师不稳定的直接诱因,生活压力是农村小学教师不稳定的主观原因;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缺失导致教师的幸福感不足,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导致教师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学校的“权本位”思想严重导致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的缺失,责任感不强,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精神。
  针对问题,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农村教师补助金制度,制定向农村教师倾斜的优惠政策,建立合理的教师双向流动机制,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学校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公平公正,让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增强教师外出培训机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师自身要提高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增强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上述策略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