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
【6h】

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概述

四、研究方法

五、思路框架

第一章语文教育现代性的研究视野、立场和维度

一、识读现代性

(一)现代性解说

(二)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和悖论

二、中国现代性:西方的影响与“历史具体性”

三、言说的立场和维度

(一)言说的立场:立足点

(二)考察的维度

第二章回眸: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历史演进

一、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发生与奠基时期(1904年—1949年)

二、语文教育现代性的更新发展时期 (1949年—1958年)

三、语文教育现代性的曲折迷离时期 (1958年—1976年)

四、语文教育现代性的科学化热潮时期(1978年—1997年)

五、语文教育现代性的人文转向时期(1997年至今)

第三章反思:语文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多维剖析与追问

一、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断裂

(一)突破传统语文教育的困境

(二)古今转换中的“西化”倾向与历史断层

(三)直线“进步”观及现代化基点的误置

二、“文”、“道”关系的失衡

(一)“文”与“道”的内涵

(二)“文”、“道”关系的偏转轨迹

(三)“文”、“道”失衡的归因分析

三、他律与自律的纠结

(一)自律、他律与语文学科的现代性品格

(二)他律与自律的悖立

(三)追本溯源:语文学科自律性何以难求

第四章建构:完善语文教育现代性的构想

一、语文教育现代性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语文教育思维:从“实体”到“关系”

(二)语言本质观:从工具论到本体论

(三)语文教育理性观:从工具理性到实践理性

二、语文教育现代性建构的原则

(一)“人是目的”的原则

(二)民族性原则

(三)学科自主的原则

三、语文教育现代性建构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功利与诗意的两相兼顾

(二)语文与人文的相互生成

(三)理性与感性的协作互进

(四)现代与传统的辩证看待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现代性之于语文教育,远远不是已完成的谋划,不是一段死去的历史,而是依然在向未来伸展的不断变换面孔的现实性存在。它不仅是我们的宿命,而且也是对我们的挑战。站在21世纪,面对沧桑的历史和未定的未来,思考语文教育现代性,既是思考它的历史,也是思考它的现在,更是思考它的未来。
   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语文单独设科,从此走上了通往现代化的不归之路。一百多年来,现代性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的言说背景,现代性的核心价值也从不同维度书写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谱系,使这门古老的学科获得了许多现代性的新质。
   但是,置身于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语文教育现代性同时又是一个问题性、冲突性的存在。在现代性转变过程中,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功利与审美、自律与他律、“文”与“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等的对立与冲突一直缠绕着甚至拖延着语文教育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直到今天它还远未进入成熟、自为的状态。在现代性受到口诛笔伐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反思: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具体问题所在何处?根源在哪里?它的出路在何方?本论文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依次作了回答。
   作为一个成绩与问题并存的混合体,百年语文教育既是一段需要盘点的历史,也是一个需要超越的对象。在穿越中走向更加完善的现代,这是历史和现实交付我们的重建使命。这种建构首先要寻求哲学基础的置换,实体论思维、工具论语言观和工具理性主义的禁锢始终是语文教育无法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根源,将它们“连根拔起”,构筑新的基础,是我们别无他路的选择。在建构中,找回失落的“人”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富有民族特色也是语文应有的身份标识,保持自觉的学科意识是语文不至于迷失“自我”的前提。也许克服现代语文教育的“摇摆病”,是重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当务之急,长远至今,功利与审美、理性与感性、语文与人文、现代与传统等等关系一直处于非此即彼、分离割裂的状态,造成了现代语文教育单向度发展的局面,终结这种状态需要保持它们之间“必要的张力”。
   我们所理解的重新建构,不是全盘否决和拒斥现代性的基本价值本身。现代性是一个进步和毁灭因素错杂的矛盾体。现代性给人们制造了种种磨难,但这些磨难未必不是人为将现代性的某一方面的价值绝对化的后果。功利、理性、“进步”等因素走向片面、走向独断、缺乏规约和导引,必然导致“现代”对主体的颠覆、对人性的漠视、对自然的掠夺、对传统的藐视。克服现代性危机,面向语文教育的未来,我们更赞成哈贝马斯式的“温和”态度,即语文教育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需要通过克服其缺陷来继续加以推进;语文教育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全面完成的设计,可以通过理性基础的置换等方式克服它的危机,它仍可以以崭新的姿态释放它的潜力。需要给出防止现代价值走向极端的制约因素,消解它们的霸权,从而使现代性自身归于和谐,这是我们重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基本纲领。
   当然,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构想,本论文无法也无意于为语文教育现代性的未来勾画出一幅清晰的轮廓,提供一套强塞的话语,或一则一劳永逸的方案,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生成性或“流动性”存在,那种先于“存在”的本质主义思维恰好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只想为母语教育走向更加完善奉献我们的思考,但愿它能为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