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反思·文化批判·语言探询——韩少功小说创作综论
【6h】

政治反思·文化批判·语言探询——韩少功小说创作综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政治视角:揭露与反思

第一节苦难与伤痕的揭露

第二节理想与现实的背离

第三节时代标签与传统痼疾

第二章文化视角:“寻根”与批判

第一节韩少功与“寻根”口号的提出

第二节“根”的审视

第三节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第三章语言探询:建构与质疑

第一节从语言到具象

第二节词条建构的“马桥世界”

第三节对符号化世界的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韩少功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当代作家。本文以韩少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章,以1985年和1996年为界,论述韩少功小说三个阶段的主要作品,试图从整体上考察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第一章,“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时期,韩少功关注政治与人的关系,凭借自己知青时期的生活积累,以知青和农民为表现对象,从政治层面揭露“文革”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身心创伤和人性摧残,并反思造成民族巨大灾难的现实和历史的原因。
   第二章,“寻根”时期的创作从政治反思转向了文化反思,以现代意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并对传统文化中阻碍民族和个人发展的种种消极因素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第三章,《马桥词典》和《暗示》从文化反思走向了对语言符号的探询,《马桥词典》相信人只能活在语言中,以词条建构了一个丰富自在的“马桥世界”;《暗示》则走向了对语言的怀疑,从语言背后发掘出具象并质疑符号对我们的遮蔽。
   从政治视角下对历史伤痕的揭露反思,到“寻根”时期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再到对语言和具象的追索和清理,视角转换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韩少功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创作的各个阶段,韩少功都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对阻碍个人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与力量展开反思和批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