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 Study of Image-Gestalt Actualization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in Tian Han's Drama Translation
【6h】

A Study of Image-Gestalt Actualization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in Tian Han's Drama Translation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姜秋霞所提出的文学翻译审美过程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为视角,以田汉戏剧译著为例,对戏剧翻译的审美再现进行初步的研究。
   戏剧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小说、诗歌和散文构成文学的四种基本体裁。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也是一门表演艺术。在体现小说、诗歌、论述等文体的特点的同时,更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形式,这就是台词,即过人物的语言来描述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表现方式。戏剧的展现方式是舞台,这就意味着其美学品质在翻译中的再现也是极为重要的。纵然戏剧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但其本质又决定了戏剧是借助舞台表演并且由观众欣赏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作为舞台表演的艺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戏剧翻译便具有特殊性。戏剧剧本的双重性(供舞台表演和供读者阅读)使得戏剧翻译不能简单套用其他文体的翻译标准。戏剧翻译不仅涉及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换,而且还涉及诸多语外因素。作为文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进行戏剧翻译,如何有效传递戏剧中的审美因素,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论文结构并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戏剧研究的发展历程,从中揭示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戏剧翻译研究都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著述。同时,有关戏剧翻译的研究大都着重在于对戏剧文本的研究,其美学价值常常被忽略。其次,通过对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研究的回顾,进一步指出该理论普遍应用于诗歌散文的翻译研究中,而对戏剧这一领域的关注却很少。
   第三章提出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用于戏剧翻译研究的设想。作者重点分析了戏剧的特性及构成戏剧文本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戏剧语言具有文学作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换言之,戏剧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是一种表演艺术。单纯的语言对等不仅可能造成目标语读者的理解障碍,也会丧失原文本身所蕴含的美学品质。这就意味着戏剧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层面的对等,其美学品质也应得到有效传递。其次,通过分析戏剧中所存在的两种格式塔意象--即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进而指出戏剧翻译过程即为格式塔意象再造过程。基于此,作者提出了把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用于戏剧翻译的可能性。
   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重点分析了田汉戏剧译著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及美感再现。姜秋霞指出,格式塔意象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第一,有效传递美感体验,在准确表达意义的同时,把握原文美学要素,获得对原文场景,人物,事件等性对独立的整体所蕴含的情感,气氛,语调等的审美体验;第二,有助于译文结构的整体和谐;第三,决定了词义的选择。鉴于此,作者从意象的实现和美感再现两个层面来分析田汉戏剧的美感再现。意象的实现主要涉及意象的完整性和意象的准确性,其中,对意象完整性的讨论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即戏剧中所存在的两种主要种格式塔意象: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美感再现方面主要包括译文的措辞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译文的实现过程及意象的再造过程是每个局部意义有机结合的结果,每个局部美感色彩的选择取决于依附的整体。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可以有很多个意义,包含多种感情色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语境,特定的意象结合,才能体现最恰当的作用。
   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以上论述,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对分析研究田汉戏剧译著具有指导意义,文学翻译过程也是格式塔意象再造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戏剧的审美再现其本质上也是格式塔意象的语言再造,这一再造的过程是重现原文的美感,实现原文与译文在审美层面的对等,使目的与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最后,作者指出研究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并对此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