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6h】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教学模式的界定

2.2 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3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2.4 高中化学学科特点

2.5 认知学习理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3.1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3.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目标

3.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4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1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4.2 高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4.3 对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5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5.1 编写高中化学“导学提纲”应遵循的原则

5.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实施的具体步骤

5.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6 教学实验(淅川一高2012级学生)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及对象

6.4 实验过程

6.5 实验结果分析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7.3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淅川县中小学“导学互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附录B 淅川一高化学学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能力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参与,积极互动,携手并进。化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参与的和富有启发性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给予和被给予的关系,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与生硬的记忆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启蒙与发现、交流与合作、互动与探究、质疑与解疑的过程。随着当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导学互动”式的教学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化学教学过程中强有力的理论支柱。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
  这一教学模式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是“提纲导学”,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出示预先编好的“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教材进行自学。第二环是“合作互动”,根据学生自学导学提纲的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自学难以解决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共性问题由教师精讲。第三环是“导学归纳”,先让学生利用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提炼出教学内容的精要,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将本节知识融入学生已有知识构架,并加以提升。第四环是“拓展训练”,教师精选训练题。让学生进行自查和拓展运用,同时让学生尝试自编训练题,展示出来共享。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阐述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探究认知学习理论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支持,然后结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基本构架和本人及多位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师生评价体系,最后进行教学实验,选取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比版,分别使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为期半年的授课实践,从教学效果对比分析证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结合本人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首次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从理论的层面上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及可行性分析;首次运用实际案例及教学实验,从实践的层面上验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本课题期望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同时能够为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提供以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