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生长因子对SCG神经元兴奋性以及M电流和Na电流调节的研究
【6h】

神经生长因子对SCG神经元兴奋性以及M电流和Na电流调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鉴于M通道、Na通道和NGF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本实验以分离培养的大鼠颈上神经节神经元(SuperiorCervicalGanglionneurons,SCGneurons)为平台,观察了NGF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以及NGF对M通道和Na通道的作用,初步探讨了NGF对二者产生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SCG神经元,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和通道电流,(1)观察NGF对SCG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2)确定NGF是通过作用于何种离子通道进而调节神经元兴奋性;(3)初步探讨NGF对离子通道作用的机制。 方法:(1)SCG神经元的分离与培养:取4-6周龄的SD雄性大鼠,迅速摘取其颈上神经节,经过剪切、消化、洗酶、重悬、种植等过程,生化培养箱37℃,5%CO2+95%混合气,培养1d后用于膜片钳记录。2d内做完。要求:无菌,低温,操作迅速。(2)电生理学实验:利用打孔膜片钳技术和全细胞膜片技术,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和离子通道电流,急性给予NGF,观察NGF对神经元兴奋性和通道电流的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要求:①相同条件的灌流给药和②严格有效的实验对照。 结果:(1)短时间内(~2min)应用NGF,能增强神经元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频率升高;延长NGF应用时间(~10min),反而抑制神经元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频率降低。长时间冲洗NGF后,兴奋性没有恢复或很难恢复。统计数据显示,短时间内应用NGF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1.6倍;而长时间应用NGF可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至原来的43%。二者分别与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2)急性应用(~2min)NGF能迅速抑制M电流,抑制率达42.8%±3.8%(n=6),其电流抑制的特征颇类似于乙酰胆碱对M电流的抑制;长时间冲洗NGF后,M电流没有(或很难)从抑制作用中恢复,这与乙酰胆碱对M电流的抑制有区别。统计数据显示,应用NGF前后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预先应用(电极内应用)Trk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AG879,待其扩散3-5min后,再给予NGF。观察发现AG879可明显降低NGF对M电流的抑制作用,使其抑制率从42.8%±3.8%(n=6)降至17%±3.1%(n=7)。统计数据显示,在AG879存在情况下应用NGF和对照相比,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4)预先应用磷脂酶C(PLC)的抑制剂U73122,再给予NGF。观察发现U73122能显著消弱NGF对M电流的抑制作用,使其抑制作用从40.9%±6.9%(n=5)降低至12.2%±4.6%(n=5)。统计数据表明,在U7312存在情况下应用NGF和对照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预先应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在其存在的情况下,再给予NGF。观察发现Genistein可明显减弱NGF对M电流的抑制作用,使其抑制率从33.4%±3.2%(n=5)降至7.4%±4.1%(n=7)。统计数据显示,在Genisten存在情况下应用NGF和对照相比,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急性灌流NGF(~10min),可显著抑制Na电流,抑制率达41.5%±6.2%(n=7);与其抑制M电流相比,有相对缓慢和明显延迟的特征。给予NGF后,一般在2min后才发挥抑制作用,而且长时间冲洗NGF后,Na电流没有(或很难)从抑制中恢复。统计数据显示,应用NGF前后相比,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药理学鉴定显示,SCG神经元的Na电流是一种TTX敏感型Na电流,因TTX可完全抑制之。(7)预先给予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再应用NGF。观察发现Genistein可显著减弱NGF对神经元Na电流的抑制作用,使其抑制率从41.5%±6.2%(n=7)降至15.8%±11.2%(n=3)。统计数据显示,在Genisten存在情况下应用NGF和对照相比,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值得注意的是,Genistein本身对SCG神经元Na电流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冲洗后还能迅速恢复。(8)M受体激动剂oxotremorinemethiodide(oxo-M),也能活化PLC引起膜磷脂PIP2的水解和下游信号蛋白PKC的激活。给予oxo-M(~10min)对SCG神经元Na电流没有作用,这和前人的工作有所不同。前人的工作提示,在海马CA1区神经元,乙酰胆碱通过M受体激活下游信号蛋白PKC,PKC可通过将神经元Na通道(Nav1.2)的第1506位丝氨酸磷酸化而抑制Na电流。(9)预先给予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再应用NGF,Genistein取消了NGF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在Genistein存在的情况下,应用NGF前后相比,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有趣的是,Genistein本身可强烈抑制神经元兴奋性,使动作电位发放次数见明显减少,这可能因其强烈抑制Na电流所致。 结论:(1)NGF对SCG神经元兴奋性有双重调节作用。表现为NGF短时间内(~2min)增强神经元兴奋性,长时间内(~10min)抑制神经元兴奋性。(2)NGF对SCG神经元M电流的急性(~2min内)抑制作用,导致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强。(3)NGF对M电流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TrkA介导产生的。(4)NGF激活的两个细胞内过程——PLC介导的膜磷脂PIP2的水解和酪氨酸磷酸化作用——参与了NGF对M电流的抑制。(5)NGF对SCG神经元Na电流的抑制作用,导致兴奋性的抑制。此Na电流是TTX敏感性Na电流,因TTX可完全抑制之。(6)NGF激活的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作用参与了NGF对Na电流的抑制,而PLC介导的膜磷脂PIP2的水解及其下游效应器酶PKC没有参与此作用。(7)药理学阻断剂进一步证明,NGF先后抑制神经元的M电流和Na电流,是其对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双重调节作用(先增强后抑制作用)的原因。因为Genistein既能显著消弱NGF对神经元M电流的抑制,也能有效降低NGF对神经元Na电流的抑制,所以给予Genistein,有效消除了NGF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充分证明NGF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双重调节是由于先后抑制M电流和Na电流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