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STAT5与SHP2基因的表达及酪氨酸激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
【6h】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STAT5与SHP2基因的表达及酪氨酸激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BCR/ABL基因与信号转导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具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它是由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被命名为Ph染色体。在分子水平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BCR/ABL具有强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以异常激活多条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如RAS/MFAPK,PI3K/AKT,C-Myc,JAK/STAT途径等。其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5(STAT5)在CML细胞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STAT活化后形成二聚体,转位至胞核,与DNA上的特定调节序列结合,调节基因转录。SHP2属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之一,是含有Src同源区2的胞质PTP,是一种由PTPN11基因编码的非受体依赖型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应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小鼠胚胎干细胞SHP2基因后,引起包括红系、粒系和淋巴系等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发育障碍,表明SHP2在正常造血细胞生长与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SHP2能作用于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多个位点,另外SHP2也可以与多种信号传导中间媒介体相结合,如Grb2,JAK2,Gab1,Gab2等。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P210蛋白在造血细胞内不仅能与Shp2结合,还能使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 (格列为)已经被作为特效的CML靶向治疗药物,但由于BCR/ABL突变,mRNA 转录水平上调等原因而有耐药现象产生,因此有必要寻找其它靶分子来作为联合用药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TAT5、SHP2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进一步了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K562细胞的影响及STAT5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慢性期患者25例,加速急变期患者5例。1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患者和正常对照的骨髓进行 BCR/ABL,STAT5A,STAT5B,SHP2mRNA水平的检测。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进行传代培养,并用不同浓度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其进行处理,用MTT法观察细胞活性及生长状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CR/ABL mRNA水平,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STAT5A,STAT5B,SHP2,MCL-1,BAX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 结论: 1.在CML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中STAT5A,STAT5B,SHP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STAT5,SHP2基因与CIVIL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减少K562细胞株中BCR/ABLmRNA的表达,降低STAT5,SHP2,MCL-1 mRNA的表达,BAX表达增加。考虑BCR/ABL融合蛋白在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中是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和通过抑制细胞的凋亡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