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6h】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呼吸衰竭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NRF患儿的基本特征

二、疾病构成

三、呼吸治疗情况

四、病死率及病死高危因素

五、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

六、与我院2004年NRF前瞻性研究对比

七、与2008年全国多中心研究调查对比

附图

附表

讨论

1 NRF患儿人口学特点与原发疾病构成

2 NRF患儿的救治手段

3 病死率与疾病负担

4 与历年研究数据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新生儿呼吸衰竭(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NRF)是影响新生儿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救治及预后可直接反映围产服务水平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效能。发达国家有关研究显示,NRF在NICU的发生率为2.8%~42%,病死率为2.8%~14.6%。2004年至2005年我国多中心调查显示,NRF在NICU的发生率为13.2%,病死率与放弃率之和为32.1%;同时期本院NRF在NICU的发生率为35.7%,病死率为5.6%,放弃率为31.6%;2007年河北省NICU协作组进行的NRF多中心研究显示,NRF在NICU的发生率为16.9%;2008年全国多中心调查显示NRF在NICU的发生率为19.7%。虽然我国与发达国家NRF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但亦显示了NRF的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
   本研究对2008年全年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呼吸衰竭的临床发病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资料搜集及分析,分别对比同时期全国性新生儿呼吸衰竭研究及我院2004~2005年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前瞻性调查结果,以了解目前新生儿呼吸危重病的救治状况,呼吸衰竭患儿的病死高危因素、主要疾病构成、呼吸治疗手段及疾病负担。
   方法:采用NRF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对2008.1.1-2008.12.31本院NICU收治的所有患儿进行筛选。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为研究期间入住NICU且辅助通气≥24h,包括在辅助通气24h内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新生儿,也包括需要辅助通气治疗但在通气前即放弃治疗者。辅助通气定义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首要原发疾病与并发症的诊断均采用金汉珍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3版)中的标准。存活指患儿痊愈或好转出院,死亡指出院前院内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我院2008年共收治患儿1608例,其中符合NR诊断标准的患儿626例。采用查阅病历资料,并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对回顾性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孕母(年龄、分娩方式、病史等)、出生时情况、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原发疾病诊断、呼吸治疗情况[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辅助通气方式(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常频通气和高频通气)、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一氧化氮吸入的应用情况]、疾病转归和疾病负担等进行收集整理。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发生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将一般临床特征、产前相关因素、原发疾病、住院期间并发症、呼吸治疗手段等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的拟合优度用Hosmer-Lemeshow检验。
   结果:在2008.1.1-2008.12.31共12月间,我院NICU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8.9%。(1)人口学特征:早产儿占60.9%,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别占52.4和12.0%。NRF患儿的平均胎龄为36±3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180±5609,入院平均日龄为2.4±3.2d,男/女患儿性别比为2.2∶1。4.5%的患儿合并先天性畸形。NRF患儿母亲在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26±3岁,剖宫产率为41.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多胎妊娠和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患儿母亲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和并发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和胎盘早剥。(2)疾病构成情况:按照辅助通气的首要原发疾病确定NRF患儿的疾病构成。疾病构成顺位依次是肺炎/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羊水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湿肺和其他疾病。其他疾病包括呼吸暂停、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先天性心脏病等。(3)院内并发症情况:按发生比例依次为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气漏、肺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早产儿脑损伤。(4)呼吸治疗情况:23.6%的NRF患儿接受了PS治疗,接收PS治疗的NRF患儿疾病构成为RDS93.9%,胎粪吸入综合征4.1%,肺炎/败血症2.0%; RDS患儿中70.2%接受了PS治疗,其平均胎龄为32±3周,平均接受PS时间为生后12.8±9.3h,平均首剂治疗剂量为固尔苏100 mg/kg或珂立苏140 mg/kg,存活率为83.5%; RDS患儿中12.1%应用了INSURE技术。2.7%的患儿接受了NO吸入治疗,平均吸入时间为63.1±22.8h。nCPAP、常频通气及高频通气的使用率分别为76.5%、49.8%和10.5%。(5)病死率及病死高危因素:626例NRF患儿中480例(76.7%)治愈或者好转,5例(0.8%)转其他医院治疗,7例(1.1%)抢救治疗无效死亡,134例(21.4%)放弃治疗后死亡,总的院内病死率为22.5%。对NRF患儿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女婴、先天性畸形、高SNAPPE-Ⅱ评分、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败血症、机械通气、未应用PS、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气漏和肺出血是NRF患儿的病死高危因素,将此12项归入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NRF患儿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畸形、高SNAPPE-Ⅱ评分、机械通气、未应用PS、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合并肺出血。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NAPPE-Ⅱ评分与病死率呈正相关,SNAPPE-Ⅱ评分越高,NRF患儿的病死率越高。(6)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NRF患儿平均住院(12.4±5.4)d,住院总费用为(11129±5629)元,其中治愈与好转出院的480例患儿平均住院(15.3±4.5)d,住院总费用为(12752±5148)元。
   结论:本院NICU收治的NRF患儿以早产儿为主,原发疾病构成以肺炎/败血症、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羊水吸入性肺炎及新生儿湿肺为主。PS在NRF患儿的应用率显著增长,而RDS患儿中PS的应用率更高,其存活率高于未接受PS者,这提示了PS在NRF患儿救治中的积极作用。本院各种机械通气方式应用比例有较大改变,更多的NRF患儿接受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者联合使用常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高频通气的使用比例也明显增加,各种辅助通气模式的联合使用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与2004年至2005年研究相比,本院NICU年收治病人总数、NRF患儿数均有近1倍的增长,而NRF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充分证明了本院NICU在治疗规模、技术水平及救治疗效方面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本次调查也真实反映出我省NRF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围产期保健工作、NRF患儿救治水平、转运设备配置有限,而PS、NO及各种辅助通气费用等造成的经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NRF患儿的救治工作。相信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增加、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的改善、乡镇卫生机构对NRF患儿认识水平、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地区NRF患儿将会得到更好的救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