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物隐喻的英汉比较研究
【6h】

动物隐喻的英汉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raditional Studies of Metaphor

2.1.1 Rhetoric View

2.1.2 Interaction View

2.1.3 Pragmatic View

2.2 Cognitive Studies of Metaphor

2.2.1 Cognitive Nature of Metaphor

2.2.2 Cognitive Functions of Metaphor

2.2.3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Domains Projection

Chapter Three Animals and Animal Metaphors

3.1 Anima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Human Beings

3.2 Levels of Categorization of Animal Words

3.2.1.Basic-Level Category

3.2.2.Super Ordinate Category

3.2.3.Subordinate Category

3.3.Conceptual Metaphor HUMAN IS ANIMAL

Chapter Four Conceptual Metaphor HUMAN IS ANIMA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4.1 The Same Human Traits with the Same or Different Animals in the Two Languages

4.1.1 The Same Human Traits with the Same Animals

4.1.2 The Same Human Traits with Different Animals

4.2 The Same Animals for Similar or Different Human Traits in the Two Languages

4.2.1 The Same Animals for Only Similar Human Traits

4.2.2 The Same Animals for Similar Human Traits and More Traits in English

4.2.3 The Same Animals for Similar Human Traits and More Traits in Chinese

4.2.4 The Same Animals for Similar Human Traits and Different Ones

4.2.5 The Same Animals for Only Different Human Traits

4.2.6 Peculiar Animal Metaphors in the Two Languages

Chapter Five Cause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5.1 Causes of the Similarities

5.2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5.2.1 Different Natur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5.2.2 Differ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5.2.3 Different Cultural Psychologies

5.2.4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修辞、语义、语用的角度进展到了认知的角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部分,是目前西方隐喻研究的主流。隐喻的认知观强调人的感知和认知在隐喻运用中的作用,认为隐喻过程就是源域到目标域上的投射。在隐喻的认知观中,隐喻被视为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行为中,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人类通过概念隐喻感知、认识世界的事物。 动物因其丰富的属性和与人类的微妙关系,广泛运用于概念隐喻中,被用来喻指人类、另类动物、植物、器械车船、财物及其他事物。人们尤其经常以动物的属性来理解人类,将动物(源域)的属性映射到人类 (目的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对英汉语中“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隐喻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表明“人是动物”这一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广泛存在,但在不同文化中,由于共同的认知基础和文化的差异性,来自源域动物的相同或不同的信息被映射到了目标域人身上。“人是动物”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通过运用我们对于动物外貌、动作、行为和典型品质的经验将人概念化。“人是动物”涵盖了大量的隐喻,可以进一步的细分和展开。这些隐喻分别选择动物的不同方面或观察动物的不同角度,指明动物的不同种类和一种动物的不同属性,给我们将人类概念化提供了不同的隐喻模式并使我们能够集中关注人类的不同方面。 从所收集的大量材料中我们发现概念隐喻“人是动物”在英汉语中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在相似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动物隐喻我们可以表达很多共同的人类品质(尽管有时候我们要用不同的动物来表达),并且很多动物在两种语言中可以用来表达很多相似的人类品质。在差异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类品质在两种语言中要用不同的动物来表达,很多动物蕴含不同的隐喻意义,还有一些动物在两种语言中没有任何共同的隐喻含义。 相似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人类大脑的相似结构以及共同的经历和文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自然和生活环境、不同的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心理以及不同的观察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