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音乐性
【6h】

论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音乐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王蒙小说与音乐

(一)音乐爱好者的写作

(二)“季节系列”小说的音响世界

(三)“季节系列”小说的音乐情调

二、“季节系列”小说语言的音乐性

(一)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杂语喧哗的音乐性解读

三、“季节系列”小说结构组织的音乐性

(一)交响乐的结构方式

(二)情节的复调叙述方式

(三)叙事节奏的音乐性

四、“季节系列”小说中心意象的音乐性

(一)王蒙的“苏联音乐”情结

(二)用音乐表达的中心意象

结语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音乐和文学同为表情艺术,二者有很多相通性和可借鉴性,文学可以借鉴音乐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自身的艺术特性。本文力图在不违背文学作品独特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就作品的音乐性作一番探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作品的艺术性。音乐是王蒙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蒙小说的音乐性体现在语言的音乐美,结构的音乐性思维,中心意象的音乐阐述等方面,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本文第一章概述王蒙小说与音乐的关系,论述王蒙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在小说中对音乐的运用和王蒙季节系列小说所营造的音响世界。王蒙是一个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他的某些作品的命名,写作的缘起都与音乐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很多作品就是直接运用音乐术语来表达情感。在第二节具体就“季节系列”小说来分析其营造的音响世界。从小说中的自然音响、乐器之音、歌曲三方面来看小说的音响世界。这是“季节系列”小说音乐性的表层体现,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第二章从语言的角度来具体论述“季节系列”小说的音乐性。从语言的节奏感、韵律美和王蒙小说语言杂语喧哗的角度来论述“季节系列”小说语言的音乐性。王蒙非常注重小说语言的节奏美,同时也非常关注语言的发音和韵律。杂语喧哗是王蒙小说语言的一大特色,对比音乐的结构方式,我们发现这种表达方式与音乐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在组织中运用音乐的对位法,将互相关联的话语统一在一起,凸现整体话语同时显现的效果,使之达到乐曲演奏中音符同时奏响的效果。 第三章从小说的结构形式来分析“季节系列”的音乐性。文学以音乐的思维方式组织文学作品,参照音乐的曲式逻辑进行构思。不仅开阔了作家的思路,也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在第一节主要论述作品如何以艺术的因素来建筑其交响乐式的音乐结构。论述重点在于小说按照音乐曲式来构筑整部作品的结构框架。“季节系列”四部曲相当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快板的奏鸣曲式展现这群少年布尔什维克的青春和困惑;第二乐章是“右派”沉重的改造和内心理想与现实的斗争,节奏缓慢;第三乐章是一个行板,在文革即将开始之前的一个“小季节”,是节奏相对较为舒缓的行板;第四乐章则是乐曲的高潮--文革中的“狂欢”。交响乐的结构方式是与“季节系列”小说的复调主题相联系的。复调这一音乐对位法在小说组织结构上的运用,扩大了小说的表现内涵,更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声部。运用对位法来分析作品,只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小说的重要特征,便于读者把握王蒙的艺术构思,从而更好地理解王蒙小说的艺术特性,不宜强求一一对应。“季节系列”非常注重小说的叙事节奏,闲笔的运用与乐曲中的变奏有着同样的美感,是小说调节叙事节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四章分析音乐在“季节系列”小说思想表达上的作用。看音乐如何表达中心意象。苏联音乐对王蒙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季节系列中,音乐于人物心灵的呈现有着很大的作用。主人公幸福时刻总有音乐响起。对青春、革命、爱情的追寻、怀念是“季节系列”的中心意象。音乐更适于表达人类复杂、难以言说的感情,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音乐不仅反映人们的感受,音乐还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最后在结语处就文学与音乐两种艺术方式的借鉴交融做一简短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