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3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03-09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会议文集: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王蒙“季节”系列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大家王蒙在他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实践中对艺术创作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其“季节”系列长篇小说倾注了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全部心血,匠心独具,体现了一代文学大师对艺术的无尽追求和对人生真谛的苦苦寻求。本文以其小说的深刻思想和特殊叙述角度为切入点,分析了“季节”系列小说四部——《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小说主要人物钱文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也可以说是作家以及那一代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小说就是通过知识分子钱文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来展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文革结束的那段历史进程,展现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浮沉、人生境遇、悲欢离合。此外,作家还试图以一个仁者的胸怀和智者的情怀从人物自身去探寻文革发生的原因,对人生、命运的真谛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让读者聆听到了人物灵魂深处的苦苦挣扎。王蒙在“季节”系列小说中还采用了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语言风格。在小说中作家塑造了一批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钱文”们,他们历经生活磨难,从激情澎湃到激情不在,生活给予他们太多不确定因素。作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他们的命运、生活。他们的言行举止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极其可笑甚至可恶的。当大棒打来的时候,他们没有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而是互相猜疑,互相揭发。他们没有朋友,甚至是亲人之间,也是同样的冷酷无情。人性的丑与恶在那个时代得到尽情体现。可是对于作家来说,他不光是让我们去了解那段历史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人物命运的演绎而已,而是让我们在笑过之后,有更深的思考。对于那些人物的可悲可恶之处作家是给予了深深的理解与同情的。“季节”系列是通过带自传色彩的人物钱文来展开宏伟历史画卷的,它所表现的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是一段辛酸沉重的历史,或者可以说是一段民族的苦难历程。然而,作家对于这段苦难的历史也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宽容和谅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豁达超脱的胸怀和睿智幽默。“季节”系列让我们靠近那段特殊的历史岁月,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年代,同时,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那段历史的辛酸沉重,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王蒙先生的睿智幽默。其作品所蕴涵的深刻思想和对于特殊岁月的宏伟叙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确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摘要:王蒙夫人方蕤的《我与王蒙》一书,通过日常生活中“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展现作家王蒙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作家之侣的方蕤独立的光华、默默的付出。方蕤以细致的笔触记述了家庭亲情中的王蒙:作为初恋情人的相识相恋的过程,和如诗如梦的初恋体验;患难相扶欢乐与共,互为人生不可分离的“一百一”的丈夫;初为人父到喜得女儿的父爱成长过程。这一切,无不映现出时代的风云、岁月的沧桑,与人的命运沉浮紧密关联。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际,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成为王蒙创作的不竭源泉。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分析。王蒙既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对于小说创作而言,二百万字并不算一个怎么惊人的数字,但对于文学批评写作而言,这却又绝对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 摘要:本文对王蒙与维吾尔语进行了分析。纵观历史,到新疆生活过的文人学者不少,能学通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的,鲜有记载;在现当代汉族作家中,反映新疆民族生活的不乏其人,但能像王蒙那样通晓维吾尔语,且能用维语的思维方式构思作品的,也绝无仅有。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躲避崇高”的真实含义进行了分析。《躲避崇高》的发表,有些“不合时宜”。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度曾推崇崇高、理想、信仰的王蒙会对王朔那种躲避崇高、理想、信仰的创作做出正面评价?同50年代初出文坛的王蒙相比,“文革”后复出的王蒙对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庸俗等等命题的看法已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不再认为两者是互不搭界、形同水火的,理想只有基于现实的土地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根基,世俗化的满足与精神化的追求并不矛盾。王蒙的这种思考不仅落实为《夜的眼》中陈杲“民主与羊腿是不矛盾的”的感慨,而且落实为《杂色》中曹千里“一切伟人与骏马都必须吃饭(草)”的内心独白。在《深的湖》中,王蒙则将赏红叶和吃黄花鱼当作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个极端的代表,来表现普通人的正常的生活态度。在人们热衷于谈论王蒙作品中的“少共”情结的时代,这一方面的信息通常被忽略了。
  •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王蒙在创作的道路上从学习俄苏文学到借鉴欧美文学的历程,探讨了作家在接受外国文学影响方面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成功融合中外文学遗产的创作经验。
  • 摘要:革命,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即社会革命。革命一词在中国早己有之。革命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词。文学与革命或者说革命与文学互相缠绕、纠结,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对王蒙话语世界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创作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王蒙的写作具有胜过他所处的现实的那种意向。这就是说,在王蒙的写作中,总是有一种东西超出他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这种东西真正显示了王蒙的敏感性。王蒙在新时期的写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新时期前期的“春之声”阶段;其二、本体转向的“来劲”阶段;其三、后新时期的怀恋“季节”阶段。这三个阶段,王蒙都以特殊的方式超出、胜过他面对的现实。
  • 摘要:本文分析了王蒙对《红楼梦》的评述。王蒙是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他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而又拥有最丰富的创作经验,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创作的理解是超越的,独特的,以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创作的理解来评《红楼梦》,自然有超人的智慧和超人的领悟。王蒙对《红楼梦》的评,的当代红学研究最卓越的成果之一。
  • 摘要:本文分析了王蒙对李商隐研究。王蒙曾呼吁“作家要学者化”,得到许多作家和学者的支持。王蒙这样说,也这样去做。这不仅是王蒙自身创作生涯的经验,亦总结了我国古代诗文创作和学问研究一体化的普遍事实。
  • 摘要:本文对王蒙在新疆的生活和文学创作进行了分析。四十年前,命运把王蒙这个勇敢的男子汉送到了我们可爱的新疆。在王蒙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有十六个春秋是在新疆度过的。新疆,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是很重要的一站。在逆境中王蒙学会了积极的生活,融进了维吾尔族社会,在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过程,学习掌握了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没有光的地方找到了光。
  • 摘要:本文对王蒙文学创作中的生活体验进行了分析。1963年年底,为了寻找一个文学新天地,王蒙从北京来到8千里以外的新疆乌鲁木齐。后来他又曾在伊犁边境农村巴彦岱,以一个普通的农民身份劳动锻炼了7年之久。从29岁到45岁,王蒙把他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新疆。
  • 摘要:本文对王蒙近作《狂欢的季节》中文革经验的书写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对于全景式的文革历史生活而言,钱文的经历和经验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然而,作者的企图决不只是抒写偏于一隅的钱文一己的经历和经验,他毋宁希望直击更激烈的斗争现场和更广阔的历史活动画面,钱文的定位使他感到某种窘迫和受限。作者的选择是极力突围----突破他所受到的局限。钱文那个五十年代一起成长的群体若干人物的浮沉征逐,再次成为他的关注对象,借助于他们,作品建立了边疆农村与风暴中心的往来通路,构成一个远近呼应、动静相生的特殊的文革经验世界。作者最拿手的时空转换和多角度、散射式的写法,在这里得到游刃有余的发挥:上至江青身边的红人卞迎春,下至文革前期大跳特跳、受尽磨难的章婉婉,一系列性格、形相各异的人物,都轮番遣来做淋漓尽致的表演。这么多人物,各有各的历史,像一篇篇列传,但它们有机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融合无间的艺术整体,一点也不显散漫和支离,其秘密就在于,它是以这种主观性很强的风格来做强力粘合的。作品中始终有一个强大的叙事声音,一个清醒而锐利的视角,一个痛苦、激越而炽热的灵魂,在统合一切,使得整个作品充溢着汪洋浩瀚的气势和内在的生命力。本文认为,迄今为止,对于文革这一场浩劫,文学所做的观察、描述和思考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作者不是缺乏广阔的时代和社会视野,缺乏全局性的艺术概括和把握,就是缺乏富有思想穿透力的审视、凝视和剖视,缺乏对不同阶层文革参与者的更具深度的人性体察和揭示。《狂欢的季节》的作者试图将这一切结合起来——其成就如何姑且不论,但它的确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书写文革历史最令我们获益的作品。
  • 摘要:王蒙写于1985年的小说《活动变人形》,其中结尾的段落探讨了交谊舞在现代中国的演变。这里,交谊舞与宏大话语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王蒙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探讨了王蒙作品的高度的复杂性和“新时期”文化的高度的复杂性。
  • 摘要:长篇小说的势头正凶。记得看过一个材料,说每年要出数百部,这些年的产量已超过了“文革”前多少年总和的多少倍。本文以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为例,探讨了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化阻隔。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的“中心意向性”进行了分析。纵观王蒙的小说,可以发现一个特殊的动态型人格,在多变的历史环境里执着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在时运中与由来已久的文化意志力相碰撞,扭曲着人生轨迹,体味着心向受阻或获释的莫名悲欢。创作主体因自我生命的升华,而以超越的智慧和宽容的姿态解喻着文化与人生的宿命,使作品洋溢着让人在痛中快的艺术感染力。王蒙是个聪敏过人、才华卓异、自我实现能力很强的人,他在人生道路上所钟情的革命和文学,都是这位卓越的人格主体实现自我的方式。然而从人生际遇讲,王蒙的自我实现过程不能不同现当代中国革命历程相关联。而由各种复杂因素决定的现当代革命历程注定是曲折的,这就造成了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个体的人生命运难免戏剧性地载浮载沉。王蒙几十年的社会人生经历,印证的就是积极人格在当代中国的人生实现规律。文学是王蒙的人生实现方式,他并不认为文学能够对现实社会起到干预作用,而毋宁将文学看成是对人的心灵的抚慰,更重要的,文学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悟,是这种感悟的审美的表达。对于王蒙来说,个体人生的实现与沉淀着文化因素的现实环境的冲突,当然是他最深切的人生感受,它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王蒙小说的“中心意向性”。如《布礼》、《杂色》、《活动变人形》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这一主旋律。
  • 摘要:采访过王蒙的中外记者,对他都有一番描述。比较文稚的说法是,他是上个世纪后半叶直至现在的当代中国史的活跃的在场者、参与者、见证者和叙述者。本文介绍了王蒙的生平事迹,分析了王蒙的写作思想和主张。
  • 摘要:本文对王蒙文学创作进行了探讨。王蒙的小说是王蒙个体艺术创造的结晶,它镌刻着王蒙个体的深刻烙印。王蒙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王蒙是本色的王蒙,而不是经过乔装打扮的王蒙。“这一个”王蒙既是精神旅程的探寻者,也是上下求索的独行者,还是多维艺术空间的营造者。
  • 摘要:王蒙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理性是贯穿王蒙思想的一条主线。本文介绍了多元化与民主化、建设意识、历史主义以及中道原则等王蒙理性精神的个性特点。
  • 摘要:王蒙是当代中国文学中杰出的作家,中篇小说“杂色”也是他杰出的作品。本文介绍了王蒙中篇小说《杂色》的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
  • 摘要:本文对老舍的《火车》和王蒙的《春之声》进行了分析。老舍的《火车》和王蒙的《春之声》最少有两个共同点:⑴二者写的皆与“火车”有密切的关系;⑵二者描摹的都是春节前夕,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赶回家过年的情况。此外,不约而同地,二者皆为短篇小说。两篇小说在题材方面虽然类似,但是在写作技巧上却迥然相异。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活动变人形》的思想与艺术进行了分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用史诗般的宏大话语来反映广阔的历史画卷,用深刻的洞见和细腻的描绘来展现风云变幻,用酣畅、生动的艺术刻绘来透析中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交汇,用娓娓动听的家族故事来表现深邃的历史和复杂的人生主题,虽然是许多作家的写作梦想和不懈追求,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推出这种品位的力作。可以说,王蒙先生的《活动变人形》是少有的具有这种品格的撼山之作。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美文小说”进行了分析。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旋转,历史的小说感和小说的历史感互融,渗透出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这是王蒙小说创作的一贯特征。在《春堤六桥》中,王蒙一改往日浓墨重彩式的情感挥洒,采用了一种有意节制的抒情性笔调,更注重小说整体结构的艺术性,布局更讲究更精致,沧桑的历史感与精雕细镂的诗情画境浑然一体,以人物心灵的波光折射出时代、社会的变迁,有故事、有历史、有意境、有韵致,使人在感喟主人公命运的同时,又带来了对于个人与国家社会命运前途的思索,意味淡远而悠长。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从1957年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开始,年仅22岁的初出茅庐的王蒙就开始了对小说艺术的探险。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读他的中篇小说《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2000),我仍然觉得他是中国当代小说艺术的不倦的探险者。有许多中国作家都在探索着小说的叙述艺术,但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像王蒙这样多方面地领小说艺术革命风气之先。看似文体上探索,却要冒政治上的风险。《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力求改变一下艺术视线,突破“红脸白脸”的狭窄政治模式,力求写出人的生活的丰富,就遭到了政治的厄运。80年代末初《坚硬的稀粥》为确有多重的象征义,就遭到批判,差一点又落入政治的陷阱。所以王蒙的小说艺术的探索是一种充满勇气的探险。王蒙是一位勇于推进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创新,勇于为文学而献身的杰出的文体革命家和文学革命家。
  • 摘要:王蒙是中国作家中最注重小说修辞的一个。他不只是说故事,还非常注意利用变化万千的句法,带活小说的氛围和人物,以及表达他的寓意,排句是王蒙小说修辞中比较特出的特征。本文对王蒙长篇小说中的排句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熟悉王蒙的人都看得出,四部长篇小说处处存有王蒙个人经历的烙印。四部长篇小说的叙述愈来愈明显地收缩到小说主人公的视角。这种漏斗型的结构表明,多维面的、外部的历史叙述愈来愈多地置换为个人的感想和内心的修炼和顿悟。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进行了分析。王蒙的小说对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政治革命时代下的个体人生形态价值指向作了典型的呈示:第一,林震与刘世吾体现了两种代表性的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作者一方面通过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工作与人生的失败、林震——找回文——六十五的人生联、现实生存法则的合理性,否定了林震对社会、人生的理性化;一方面又赞扬了林震对现实生存法则消损个体生命必然性的拒绝。作者一方面认可了六十五存在的合理性,对社会、人生深刻的洞察力,一方面又否定了其“可怕的冷漠”。第二,王蒙的“少共”情结决定了其创作室的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双重视角。其笔下的人生形态是个体与社会政治相遇合的结果。其价值指向是对个体人生与社会现实的双重认可。其优长是得到了社会各方的称誉,其不足是对人的揭示局限在社会层面而未能深入到生命本体层面。以社会化人生为其作品本位,导致了其作品中社会、个体的双重表现形态。第三,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价值指向的具体呈现形态:“在路上”对目的地的追寻与确认。对“青春”的怀念与对“青春”必然失去及对“成熟”的认可。个体人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外部世界的批判性。在承认现实存在合理性中对个体生命必然被消损后的绝望。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及人之生存的荒诞性。退守自身及其四种表现方式:完善自我。用逍遥态度将人生审美化。对个人性的物质、世俗生活的返视。幽默与反讽。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的文化人类学进行了考辨。王蒙是我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也是新时期以来最具争议性的小说家之一。自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王蒙以其传奇般的经历、对社会独到而深刻的谋虑以及对新文学写作路径的引领意识,为世纪之交的中国乃至世界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言说空间。无论如何,当我们站在新世纪新文学新的起跑线上的时候,王蒙及随之而来的王蒙现象显然不失为值得认真对待和深入思考的学术话题。
  • 摘要:本文对王蒙小说《布礼》文学史析论其意义进行了探讨。王蒙的《布礼》长五万余字,在1979年发表。一读:依照文本排印次序阅读,《布礼》以钟亦成反右时期和文革时期受批斗的遭遇开始,跟着是1949年解放时的热血、光明情景。倒叙、插叙、意识流等等,使读者觉得有点乱。二读:重整文本次序,故事成为钟亦成自解放、反右、文革到平反的“编年史”。三读:《布礼》为何有原本的结构?本论文作者认为王蒙以对比显示戏剧性,文本的片断间有其关连。以上是阅读文本的历程,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进而读出《布礼》的三重意义。第一重:钟亦成受批判、迫害,仍然忠党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钟亦成就是忠亦诚之意,他几乎是个寓言人物。第二重:王蒙遭遇与钟亦成相似,也忠诚一片。王蒙一向乐观进取,热爱生活,歌颂青春,《布礼》在很多方面反映了王蒙的人生,以及王蒙作品的特色。第三重:《布礼》写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是“风云三十年”的表述,有其“宏大叙事”规模,技巧上有开拓创新,是新时期以至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一个代表作。王蒙文学成就巨大,作品极为丰富,一般读者可借《布礼》窥全豹之一斑。王蒙千言万语,要义此篇存。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人生哲学进行了探讨。《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对当代文学研究来说有两点不可忽视:第一,这是作家公开发表的主张,即使他本人不一定做得到,但至少他是认为应该如此的,他的人生价值的定位应该是可以从书中看出的。第二,这些书面的见解、主张、想法,可以与他的作品互为印证,看看两者是一致的还是互相矛盾的,或者既有一致之处也有矛盾之点,这非常有助于对他作品的解读(如《活动变人形》)。
  • 摘要: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似乎都关联着他的名字。不论你喜欢还是拒绝,王蒙在这个巨变的年代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王蒙作品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的变化,分析了时局变化对王蒙作品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从1979年到2003年王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作品,并列举了相关作品和其他出版社出版的王蒙作品。
  • 摘要:王蒙在新时期文学初期的创作,不单单表现了王蒙个人的一种先锋的姿态,而是代表了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前进。王蒙的作品是开拓性的,里程碑式的。本文从《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走来、王蒙与时代的契合以及王蒙的《夜的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等几点对王蒙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以1956年——2003年上半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外研究王蒙的文章、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王蒙研究的发展过程、主要特征、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历史局限与研究策略,从而提出建立旨在进行王蒙其人其作研究系统的学问——“王学”:即王蒙研究体系的范畴、意义与实践策略。
  • 摘要:本文对王蒙文学创作进行了探讨。据我的记忆,韩国人对中国作家王蒙的认识约略始于1986年,韩国的汉语专业刊物《中国语世界》当时刊登了他的短篇小说《夜的眼》。之于韩国人,八十年代可谓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摆脱五十年代韩国战争以来长期延续的军事独裁以及旧的世俗轨范,开启新的时代。学界的研究视角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开始转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因应学界的这种转变,韩国的一般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文革”以后的中国社会走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王蒙及其作品纷纷被译介到韩国。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文学语言进行了分析。王蒙先生从1953年到现在,文学创作生涯已经五十周年。半个世纪过去了,王蒙先生创作的激情不减,他的作品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有中国当代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也有王蒙本人意志力的支撑,同时也与他的“爱学习”有关系,最近王蒙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于“学生”,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难得的是,王蒙先生保持了青年学生那种好奇、好激动、好幻想、好辩论的特点。
  • 摘要:本文对王蒙与女性写作文本进行了分析。女性写作的细雨在几千年的男性中心社会里是难以搅起惊涛骇浪的,但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字细雨的呼喊却分明掀起了第二次浪潮。王蒙以师者敏锐的目光和兄长的关爱胸怀,始终洞察着当代女性写作的种种状态。80年代初,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呼号,西蒙·波娃《第二性》的呐喊,已隔膜着岁月的距离;创建于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学科,绚烂多姿的喧哗与骚动尚未越洋过海。但是,王蒙却已注目最早的细雨的飘落,为“方舟”一隅中的“四个四十岁的女人”的寻觅和追求,给予了理解和支撑,于是,在四十岁门槛上的无名女性获得了话语姿态的飞翔。惊世骇俗之作《山上的小屋》,带着冬末早春的残雪气息的文字细雨的舞蹈,灵动神秘,又分明“恶心”得令人瞠目结舌,这种一反清丽秀美的传统尺度的女性书写,率先勇敢地跨到了墙的另一边,要知道,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跨越这道墙!他对独具一格的残雪的“弱声”中的审丑倾向先锋意识作了充分的肯定。
  • 摘要:很久以前王蒙的名气超过民族范围,因为他思维的才能表达世界的,人道主义的,全人类的。王蒙描写的现象不仅是当代社会的,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的东西。本文介绍了俄国学者对王蒙作品的研究和翻译,分析了王蒙作品在俄国的影响力。
  • 摘要:本文对王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三次现代性转型进行了探讨。王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代表性作家。王蒙在“新时期”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文学发展的某种新理路、新选择和新走向。20世纪中国文学在其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有三次大的选择和转折,每一次选择和转折都确立了一种新的现代性“方案”、现代性规范:即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现代性规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毛时代”文学的“本土性”现代性规范和以王蒙为代表的多元整合的“新时期文学”现代性规范。“五四”现代性规范过于“欧化”,事实上成了某种“新文言”,20年代后期在其内部生长出了某种反叛性力量,并对其合理性不断提出质疑;“毛时代”的“本土性”现代性规范又过于狭窄,违背和限制了文学的多样态发展,使这一时期文学在文类形态和审美口味上越来越“窄化”。上述两种现代性规范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然而,相对于它们产生的那个特定时代,这种选择都曾经有其某种内在的“合理性”。王蒙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新时期”相对于文学而言,主要的不是一种历史描述,而是一种性质判断和价值期待。这种新的性质判断和价值期待集中表现在王蒙的“小说学”中。王蒙的“小说学”体现了新时期作家面对历史的某种新的体认和追求。“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规范在王蒙的“小说学”中得以突出表现。第一,王蒙“小说学”的现代性表现为对“文学”的多元性理解,破除了对“文学”传统的“单调”和“专势”的“霸权化”解释;其次,表现为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创作,体现了真正的“拿来主义”的文学发展思路,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流向具有巨大的暗示、导引作用;第三,表现为对创作主体性的重视和强调,王蒙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主体论”,解除了对作家的创造力各种局匡和束缚,为创作上的真正多元化做了智力准备。王蒙站在一种新的历史起点上,洞悉和规避了“五四”文学现代性的过于“欧化”和“毛时代”文学现代性过于封闭的缺陷,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多元整合型现代性理路,开辟了“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多元走向和宽阔河道,并为即将展开的“全球化”战略框架下的中国文学的“个性化”存在,提供了富有历史远见的启示和借鉴。
  • 摘要:本文对作家王蒙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行了分析。自“新时期”以来,倍受关注的“王蒙小说”就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坛一道明亮的风景。这一现象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作为一个好作家的王蒙同时也是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学批评家的事实。事实上,主要一直以“小说家”身份亮相于中国文坛的王蒙不仅在小说方面成就卓著,同样也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独步当今中国论坛。他凭借其丰厚的文学创作经验和由此而拥有的不凡的见识,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文化心态及其传统认同进行了分析。作为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王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体制内的人,他是革命集体中的一分子,小说《青春万岁》就流露出了这种主人翁的自信和一步登天般的欢乐。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很快就使王蒙的理想主义和廉价的乐观主义遭遇了尴尬和困惑,如果说,《青春万岁》是对理想的高歌,那么,《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则是理想在现实中受阻之后的一种颤音。可见,从一开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深植在王蒙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人格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至少在五十年代中期的王蒙就是一个具有了双重身份的人。一方面,王蒙的本质是一个诗人,另一方面,王蒙又是一个做实际工作的干部,前者决定了他对乌托邦理想的天然憧憬和向往以及对光明的渴求,文学使他一直生活在别处;后者则又使他对现实保持了一份清醒。
  • 摘要:当今的许多作品中常可以发见作者的身影,却又很少有人像王蒙先生这样,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里,都孜孜于追忆过去、倾诉衷肠或阐述思想。本文介绍了王蒙以宽宏坚毅为底蕴的人生境界,阐述了王蒙作品的人文精神,列举了王蒙笔下的主人公形象。
  • 摘要:本文对王蒙的文学智慧与语言风格进行了分析。王蒙的文学智慧与语言风格,在中国作家中是独树一帜的。应当说,这源自于他在新疆生活的那段独特经历。1963年底,王蒙告别北京,举家迁往新疆。当时的背景是众所周知的,无需赘述。不过,王蒙此行却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命运使他又离开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很快来到了地处边远的伊犁巴彦岱公社二大队,一头扎入维吾尔人聚居的村落,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 摘要:或许名人的生平、生平事迹及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传奇性的。王蒙是当代闻名的大文豪。本文介绍了作者和王蒙的结识过程,阐述了王蒙作品的国际影响。
  • 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作家王蒙(1934-)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1929-)进行比较研究。从青春这一关键词入手,借助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的青少年对社会的心理认同(Identity)及认同危机理论,探讨两位中外作家对青春叙述的异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