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文化预设角度看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
【6h】

从文化预设角度看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

代理获取

摘要

文化预设是指在一定民族或社会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共识,即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它是建立在文化语境基础之上的。在翻译过程中,文化预设的差异性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不同文化预设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经典哲学著作也是一部欣赏价值很高的文学著作。它的哲学内涵以及耐人寻味的语言词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据说道德经成为除《圣经》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可是始终没有一个译本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在这众多译本中Arthur Waley的译本一直是众人所评论的焦点。他的译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到现在还是翻译家和评论家们谈论的焦点。
   人们已经从各个方面对《道德经》各个译本,特别是韦利的译本进行了分析。 近来随着翻译批评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从文化方面着手去分析各家译本的长短。可是还没有人从文化预设这个理论角度评论过《道德经》的译本。本文拟从文化预设角度分析Waley《道德经》的英译情况。
   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化预设与中国古典文学著作的关系,包括文化预设四个特点;翻译中国古典著作特别是哲学著作《道德经》的困难性。第二章从各个方面分析了译者头脑中的文化预设对《道德经》翻译的影响;第三章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源文本中的本土文化预设对其翻译的影响。最后一章是译者和文本可以通过走进他者文化来反观自身文化以及对文化预设词汇的翻译策略,包括两大类:共有文化预设和非共有文化预设的处理方法。
   本文的最后的结论是:为了避免掉进文化预设的陷阱里从而误译了文本,译者需要时刻对自己头脑中的文化预设提高警惕,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对目标文本的本土文化的了解,不要在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轻易翻译自己不甚了解的文本特别是异国文本。这就要就译者不仅具有双语言能力更应该具备双文化能力。对于译者怎样了解自己头脑中的文化预设,这需要译者不断地接触异与自己的文化,比对中来发现自我。源文本所包含的文本文化预设也是在如此对比中逐步明了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