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社会比较特点、自我评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6h】

大学生社会比较特点、自我评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比较特点、自我评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社会比较特点、自我评价如何影响心理幸福感。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大学生社会比较特点问卷》以及《个人评价问卷》,对秦阜岛两所大学的771名学生进行了测量。
   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在生活目标、积极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三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自主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年级对总体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显著,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大二学生更能体验到自己对环境的控制感。大四学生的自主性是四个年级中最高的。文科和艺术类学生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目标、积极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城市学生的自主性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在自主性维度差异显著,表现为非贫困生的自主性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生。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在生活目标维度得分差异非常显著,在环境驾驭、个人成长、积极人际关系维度差异显著。
   2.男生在社会比较控制感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社会比较的参照性水平逐渐降低。文科和艺术专业学生的参照性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农村学生的突出性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贫困学生的参照性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班干部的参照性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
   3.男生和女生在自我评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贫困生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独生子女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班干部的自我评价显著高于非班干部。
   4.社会比较特点的各维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各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5.自我评价与社会比较特点各维度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6.自我评价与心理幸福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7.社会比较特点、自我评价对心理幸福感均有预测作用。自我评价是社会比较特点与心理幸福感的中介影响因素,研究中所获得的模型验证了实验假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