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幻城”中的百合——试论郭敬明的后唯美主义气质
【6h】

“幻城”中的百合——试论郭敬明的后唯美主义气质

代理获取

摘要

以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为代表人物的风行于19世纪的唯美主义,宣扬“审美救赎”,高扬“为艺术而生活”的生活观,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观。面对日益改变他们生活现状的商品经济和物质社会,他们一方面鄙视、唾弃,向内转而追求心灵的净土,在“纯文学”的象牙塔内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妥协、逢迎,向外转而追求“最高的审美瞬间”,在充满诱惑的花花世界中享受自己的感官世界和奢华生活。这样的矛盾、悖论,使得他们的生活和创作在饱受诟病的同时拥有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与:艾学史地位。
  每一个经济与政治变革的时代与社会,都会涌现出既抗争又妥协的“唯美主义”者们,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孕育新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唯美主义”者的温床日趋成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商品经济的洪流中,“80后”一代的年轻作者们成长起来,面对富足的物质社会,他们一方面乐在其中、享尽奢华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清高鄙俗、创造脱俗的文学世界。“后唯美主义”气质在这种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的磨合中生成了,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双重满足的追求,成就了以郭敬明为代表的让评论家和学者又爱又恨的文学天才与商业天才完美结合的青年作家群体。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成名、成熟于新世纪的“80后”代表作家郭敬明,他的反抗与妥协,他的才华与叛逆,无不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独一代”思想,网络科技的发展,日益成为时尚的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他因上大学,迁居长久以来梦想生活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后,物质上的时尚、奢华,文学上的唯美、忧伤共同成就了他的“后唯美主义”气质。在生活上,他主张“为艺术而生活”的后唯美主义生活观,活的潇洒、自在、富足而奢华,成为年轻人争相学习和效仿的“时尚风向标”;在艺术上,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后唯美主义艺术观,创作的精致、华丽、唯美而忧伤,成为“80后”、“90后”甚至“00后”争相阅读的“纯粹而极致的美好”,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中“常开不败”的青春传奇。
  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郭敬明”不单单作为一个个体,更作为一种引起人们对于“生活与文学”论争的文化现象,引起学界的探讨与反思,他的“后唯美主义”气质,再度掀起了一股“唯美主义”热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