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6h】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2 学业自我效能感

1.3 学习归因

1.4 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相关研究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的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总体构思及假设

3 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

3.2 调查工具

3.3 调查过程

4 研究结果

4.1 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

4.2 高中生的学习归因

4.3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

4.4 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5 结果讨论与教育建议

5.1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的特点

5.2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5.3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5.4 教育教学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关于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等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也会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归因及它们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等产生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市296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方式的特点、它们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希望能为新课程改革实践之后的同类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文理、城乡差异;学生在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归因时都是以内部可控归因为主,其次为内部不可控归因,再次为外部不可控归因,最后为外部可控归因。具体学科的分析发现,语文学科的内部可控因子在文、理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数学学科的内部可控因子在文、理科及是否班干部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另外,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