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6h】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方面

1.2.2 实践方面

2 文献综述

2.1 主动性人格的研究概况

2.1.1 主动性人格的定义

2.1.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方法

2.1.3 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2.2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2.2.1 亲社会行为的概述

2.2.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法

2.2.3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2.3 主动性人格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2.4 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5 道德情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6 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测评量表

3.3.3 研究程序及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主动性人格的基本情况

4.1.1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整体描述

4.1.2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人口学变量研究

4.2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情况

4.2.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

4.2.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变量研究

4.3 道德判断能力的基本情况

4.3.1 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整体描述

4.3.2 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人口学变量研究

4.4 道德情感的基本情况

4.4.1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总体情况

4.4.2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人口学变量研究

4.5 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

4.5.1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

4.5.2 社会支持的人口学变量研究

4.6 主动性人格、道德判断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4.6.1 主动性人格、道德判断能力、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4.6.2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检验

4.7 主动性人格、道德情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4.7.1 主动性人格、道德情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4.7.2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检验

4.8 主动性人格、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4.8.1 主动性人格、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

4.8.2 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中的的调节效应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结果分析

5.1.1 主动性人格的总体情况

5.1.2 主动性人格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5.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状况分析

5.2.1 亲社会行为的整体情况分析

5.2.2 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3 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结果分析

5.3.1 道德判断能力的总体情况

5.3.2 道德判断能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5.4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结果分析

5.4.1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总体情况

5.4.2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人口学差异

5.5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结果分析

5.5.1 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

5.5.2 社会支持的人口学差异

5.6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5.6.1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5.6.2 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5.6.3 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分析

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6.1 本研究的不足

6.2 本研究的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关于道德的话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尤其近几年大家热议的道德滑坡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大量研究采用亲社会行为作为测量道德行为的一种方法,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有益的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较多,在影响因素中,关于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结论却不一致,道德情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社会支持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都没有把积极的人格特质主动性人格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道德问题面临这一复杂的环境背景下,探讨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彼此两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主动性人格。
  本研究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中文版道德判断测验、道德情感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三所大学的360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的现实状况,分析检验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情感和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中的调节效应。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主要得出如下结果:
  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学变量中,独生子女的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
  2、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除公开倾向维度外部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和年级在亲社会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3,332)=2.882,p<0.05),大一女生的得分边缘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p=0.055)。
  3、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专业和年级在道德判断能力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3,332)=3.156,p<0.05)。大一和大三理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的得分(p=0.053;p=0.017),大二文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的得分(p=0.004)。
  4、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处于较高水平,在性别、年级、学科、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专业上主效应显著(F(1,332)=4.026,p<0.05),文科生的得分高于理科生的得分。
  6、主动性人格在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及分维度的影响中调节作用不显著。
  7、主动性人格在道德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p=0.012),主动性人格较低时对其关系的影响更明显;在道德情感对利他倾向和情绪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p=0.030;p=0.024)。
  8、主动性人格在社会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p=0.014),主动性人格较低时对其关系的影响更明显;在社会支持对利他倾向和紧急倾向的影响中调节作用显著(p=0.019;p=0.05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