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西部小说汉译实践报告——以Sin Killer为例
【6h】

美国西部小说汉译实践报告——以Sin Killer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译前分析

1.1 西部小说

1.1.1 美国西部小说研究现状

1.1.2 美国西部小说的一般特点

1.2 Sin Killer文本分析

1.2.1 文本内容介绍

1.2.2 具体文体特点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查阅资料

2.2 术语准备

2.3 制定计划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印第安人名的归化译法

3.2 人称代词的衔接译法

3.3 化隐为显译褒贬

3.3.1 修辞中的褒贬

3.3.2 情感基调

3.4 叙述性语句的画面感重现

3.4.1 逻辑结构

3.4.2 篇章连贯

3.5 对话性语句翻译的语境策略

3.5.1 揣摩人物心理

3.5.2 再现语言个性化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思考

4.2 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翻译的核心是语言。因此,文学翻译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语言的运用。从文学文体翻译类型来看,包括散文翻译、小说翻译、戏剧电影翻译、诗歌翻译和儿童文学翻译。而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等来表现社会生活,是大众最容易喜闻乐见的文学类型。翻译小说的目的也在于使阅读翻译文本的读者达到“愉悦与晓谕”的效果。
  本文以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对Sin Killer(《罪恶杀手》)文本汉译进行实践报告。通过介绍美国西部小说研究现状和一般特点,逐步分析文本内容和文本特点,继而深入翻译案例,根据不同翻译问题采用适当翻译策略加以解决。这部作品的文本特点主要包括人物复杂,情节多变,大量使用个性化语言,多用反讽等修辞手法,这些特点既是文本汉译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针对印第安人人名的特殊性采用归化策略翻译,针对人称代词迅速转换采用衔接手段进行翻译,针对词汇褒贬义则根据情感基调分析不同修辞手法,针对叙述性语句运用连贯策略以确保逻辑结构完整,针对对话性语句采取语境策略突出个性化语言。最后,笔者进行翻译实践总结,介绍了对本次翻译任务的反思及其对今后翻译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出了本次翻译任务中仍待解决和提高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