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6h】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留守儿童

1.2 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

1.3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1.4 留守儿童的攻击性

1.5 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攻击性关系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研究工具

3.2.1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

3.2.2 儿童孤独感量表

3.2.3 BPAQ攻击性问卷

3.3 数据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和攻击性的差异

4.2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差异

4.3 留守小学生孤独感的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差异

4.4 留守小学生攻击性的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差异

4.5 留守小学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攻击性的相关分析

4.6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间的关系

4.6.1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4.6.2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攻击性的回归分析

4.6.3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攻击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分析

4.6.4 小学生留守与否在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4.6.5 小学生留守与否在自我意识水平与攻击性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基本数据描述

5.2 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和攻击性的差异

5.3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攻击性的性别、年级、留守时间差异分析

5.4 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的关系分析

6 结论

7 研究不足和对策建议

7.1 研究不足

7.2 对策建议

7.2.1 对留守小学生父母的建议

7.2.2 对学校的建议

7.2.3 对社会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的关系,比较了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和攻击性的差异,以及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孤独感、攻击性的性别差异,并探讨了小学生留守与否对自我意识水平与孤独感及攻击性的关系是否存在调节效应。通过上述调查,期待能提出一些促进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减少其孤独感和攻击性的建议,从而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以河北省平山县3-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平山县温塘镇、古月镇、下槐镇的687名(其中留守儿童301名、非留守儿童386名)在校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苏林雁等人修订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刘平等人编译的Asher儿童孤独感量表以及刘俊升等修订的Buss-Perry攻击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相关及回归分析、amos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搜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
  1、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相比较,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中的“行为”和“幸福与满足”两个因子显著低于非留守小学生;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显著强于非留守小学生,而留守小学生与非留守小学生的攻击性则没有显著差异。
  2、留守小学生内部间进行比较,女生自我意识中的“行为”、“智力与学校”、“合群”三个因子要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意识水平不存在留守时间和年级差异;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均不存在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差异;留守小学生男生的攻击性比女生强烈,尤其是身体攻击差异极其显著,留守小学生的攻击性存在年级差异但在留守时间上不存在差异。
  3、留守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可以显著的负向预测留守小学生的孤独感和攻击性。
  4、小学生留守与否对自我意识水平与攻击性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