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与汉文宗教典籍研究
【6h】

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与汉文宗教典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附图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现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布依族历史简介

第二节独山布依族概况

第三节善于吸收他族文化

第四节中国佛道二教述略

一、中国宗教与特点

二、中国佛教

三、道教

第二章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与独山布依族族文化

第一节民间信仰与传统节日民俗

第二节民间信仰与民间艺术

第三节民间信仰与人生礼俗

第四节民间信仰与传播途径

第三章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

第一节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的特征

第二节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与坛庙

一、坛

二、祠庙

第四章独山布依族汉文宗教典籍的构成

第一节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概况

一、独山布依族汉文宗教典籍概况

二、汉文宗教典籍与独山布依族丧葬

第二节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与神谱体系

一、天尊

二、地仙守护神将

三、地仙

四、民间诸神

第五章独山布依族汉文宗教典籍题解与注释

佛门签押启师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预告开坛付十王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纳契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开坛迎佛申发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送圣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结界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瑜伽阎罗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瑜伽千佛洪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迎銮献供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启请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解结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解灯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传诰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赈济偈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

经书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普请追刷赦文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地藏弥陀星主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请水荡秽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朝贺偈言付申发功曹偈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开通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说西天请经科取经道场二册全部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破狱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武教圣号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颁恩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佛门玉皇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释迦药师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道门血湖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扶马添加粮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夯丁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交请经科

一、题解

二、原典与注释

第六章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独山布依族和汉族兄弟杂居在一起,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了相近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导致相似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民族心理。这样的文化基础,佛道二教及其汉文典籍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成熟的艺术魅力,在布依族中得以传播,形成了带有布依族色彩的民间信仰,深深地影响了独山布依族文化的发展。在他们的丧葬超度仪式中,运用佛道二教的诗经诵唱,加上当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对独山布依族民众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刻和久远的影响。 但是,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正在一步一步的淡化。一方面,现代化以异常的速度无情地消解着民间传统文化,使民间传统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使民间传统文化逐渐地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正在走向灭绝或者处于濒危状态,形式严峻。另一个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的追求超前的文化,不愿对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进行学习,使民族文化随民间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消失。 本文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布依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还阐述了中国宗教的基本特点。其次,从传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人生礼俗、传播途径四个方面分析民间信仰与独山布依族文化,分析独山布依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和宗教坛庙,叙述汉文宗教典籍的构成,对汉文宗教典籍进行题解与注释。最后,分析汉文宗教典籍消失和失传的原因,并提出抢救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