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中国内地家庭生活剧中性别意识的嬗变
【6h】

新世纪中国内地家庭生活剧中性别意识的嬗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一章 上世纪80-90年代家庭生活剧中性别意识的萌芽

一、当代家庭生活剧的发展概述

二、“去性别”的政治诉求——1980年代家庭生活剧中的性别意识初现

三、“泛道德”的审美高蹈——1990年代家庭生活剧中的性别意识发展

第二章 新世纪初期家庭生活剧中性别意识的广泛觉醒

一、两性身/心压抑的解放与迷失

二、两性权力空间的争夺与重建

三、性别意识与社会关系

第三 章 当今家庭生活剧中性别意识多元化的审美建构

一、传统性别意识的错位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性别意识转向

三、两性性别意识的颠覆与重构:超性别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内地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自己的电视剧事业,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的艰辛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现实题材为主的家庭生活剧呈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精神,更宣扬了大众审美文化的趣味和对个体生命、社会价值观的道德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的蓬勃兴起,用性别意识的观念审视家庭生活剧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缺少对中国内地家庭生活电视剧的性别意识流变的系统梳理,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家庭生活剧在性别意识上展现的主题。
  本文以中国内地各时期家庭生活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性别意识观念及其嬗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家庭生活电视剧中的性别意识因政治诉求的表达需要被遮蔽,九十年代初期的剧作品中的性别意识受到传统道德审美的约束;进入新的世纪,女性主义的兴起和电视消费文化的流行,使得剧作品中传达的性别意识观念愈加强烈,并转向目前多元差异化的审美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性别意识研究、影视理论批评等方法,借鉴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有关理论,深入地分析电视剧作品,着重研究以性别意识为主的电视文本符号,系统梳理了新世纪家庭生活剧中的两性在服饰妆容、形象气质方面的变迁,探讨了性别在社会空间与家庭空间的权力分布,剖析了当代中国内地家庭生活剧性别意识的颠覆与社会重建等。电视剧既是社会生活的呈现,又以日常审美的方式重构着大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观念。探讨中国内地家庭生活剧的性别意识嬗变,关注与日常生活和美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对于揭示性别意识中包含的丰富社会历史文化内蕴、建构两性审美欣赏价值,以及突破以往研究中局限于女性或男性的身体经验与性经验的狭隘性,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