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往教育革新之路——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6h】

通往教育革新之路——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理念基础

1.1寻求个体解放的自由主义教育观

1.2走向大众的民主教育

1.3探寻科学的治学方法

第二章 胡适的语文课程思想

2.1课程目标:“自由发表思想”

2.2课程设置:课时与课程安排合理化

2.3课程教材:白话与古文教材并重

2.4课程内容:融合新式与传统

第三章 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

3.1学生自主式的阅读教学

3.2促进思想自由表达的作文教学

3.3侧重演说与辩论的口语交际教学

第四章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4.1对当前语文教育理念革新的启示

4.2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4.3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从西方近代科学中寻求精神食粮,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倡导现代白话文运动,积极地将西方的教育理论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中。他凭借自己开阔的眼界,大胆创新了一条中国近代语文教育的革新之路。
  本研究通过分析胡适的著作,查阅民国时期的报刊,系统阐述胡适语文教育理念,语文课程思想、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涵以及这些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在通往教育革新之路上,胡适思想观念中的语文教育是寻求个体解放的自由主义教育,是走向大众的民主教育,是探寻治学方法的科学教育。在此理念之下,胡适创造性地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学生能“自由发表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要合理安排时间,删减不适宜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他提出了古文与白话文教材并重的建设性意见;在语文课程内容方面,胡适在不忽视传统古文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多看白话小说、白话戏剧等内容。在语文教学革新方面,胡适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主张学生自主的选择阅读书目,让学生进行“大剂量”阅读,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胡适认为作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仿写,最重要的写作意图是促进学生思想的自由表达;他还创造性的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增加了演说与辩论课,这体现了民主式的语文课堂。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改革,对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仍有借鉴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