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侗族民俗中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6h】

贵州侗族民俗中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1.1课程资源

1.3.1.2多元文化教育

1.3.2国内研究现状

1.3.2.1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1.3.2.3贵州侗族民俗研究

研究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生物学课程资源

2.1.2侗族民俗

2.2理论基础

2.2.2维果茨基的

2.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研究内容

3.3研究方法

3.4研究过程

4.侗族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分析——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为例

4.1侗族物质民俗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案例

4.1.1侗族民俗中的农业生产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4.1.2侗族民俗中的特色食品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4.1.3侗族民俗中居住建筑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4.2侗族信仰与口承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

4.3侗族婚姻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

5.基于贵州侗族民俗中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教学实证研究

5.1 学生对侗族民俗的认知水平

5.1.1学生对侗族非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

5.1.2 学生对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

5.1.3 学生了解侗族民俗的渠道

5.1.4 民俗类课程资源开展情况

5.1.5学生对侗族民俗类素材应用到生物学课堂的期许

5.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5.2.1教学内容

5.2.2课堂教学设计

5.2.3教学效果评价

5.2.4实验结果

6.结论与思考

6.1研究结论

6.2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6.3 对策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在教学中将生物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内容适度结合,指导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学习生物学内容,培养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进而能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公众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和讨论或者表达个人决策。围绕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现实生活背景及认知规律开发出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成为当前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研究的热点。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优秀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其长期形成的风尚和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可开发成为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当前,挖掘和整理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现实生活较为密切的侗族民俗中的高中生物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民俗为研究对象,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比较优势,从侗族民俗中的物质民俗(农业生产、特色食品、居住与建筑)、信仰与口承民俗、婚姻民俗等方面挖掘和整理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并以“侗族特色食品腌鱼的制作”与人教版选修1部分“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结合开展实践应用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将侗族民俗课程资源有效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生物学知识,增加学生对于侗族民俗的认知。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民俗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