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诗词进中职校园的意义及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省电子商务学校为例
【6h】

古诗词进中职校园的意义及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省电子商务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paperrevise】0010_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古诗词在中职校园传承存在的

【paperrevise】0043_“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

【paperrevise】0064_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

【paperrevise】0089_古诗词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

OLE_LINK1

【paperrevise】0108_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例如从中国

【paperrevise】0117_文章采用一种文化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

【paperrevise】0119_如果不了解传统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

【paperrevise】0135_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精神

【paperrevise】0173_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

【paperrevise】0306_古诗词教学的系统性和内容性较差;

【paperrevise】0310_第四,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paperrevise】0333_对于培养中职生理解、掌握诗词文体和品位古诗词

【paperrevise】0343_以贵州省电子商务学校语文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

【paperrevise】0344_采纳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以及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

2408831-2546729-3_3

【paperrevise】0438_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

【paperrevise】0450_打造学校品牌、提炼学校独特校园文化成为中职学

【paperrevise】0480_因此,鉴赏古诗词,应该首先让学生把握古诗词的

【paperrevise】0482_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以及语言能力。

【paperrevise】0501_再加之来中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的

【paperrevise】0784_所以学校开展的古诗词活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paperrevise】0786_要用现代化的理念和模式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paperrevise】0817_已成为中职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了解社会的必备工

【paperrevise】0838_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诗词天地”、“诗词世界”、

【paperrevise】0854_教师对古诗词进行梳理,可以形成一个个的专题,

【paperrevise】0731_探明起点,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理解程度

【paperrevise】0861_中华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

【paperrevise】0862_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灿若繁星的诗家词人,

【paperrevise】0909_对于古诗词的感悟,离不开对意象的领悟。

【paperrevise】0913_在诗歌发展过程中,有的意象经过若干人的反复运

【paperrevise】0936_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让

【paperrevise】0959_认同古诗词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身体力行地弘

【paperrevise】0966_出独特的情境,传达出作者细腻的情感体验的。

展开▼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经,也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青少年尤其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综合素质偏低的中职生接受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尤为重要。古诗词语言凝练而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较之晦涩难懂的古文来说,更易于让中职生学习和理解。但我们发现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中职教育,古诗词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状况并不乐观,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文章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当下古诗词在中职学校渗透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能促进古诗词在中职校园渗透的相关策略。 第一章从古诗词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古诗词进中职校园的教育文化意义两方面探讨了古诗词进中职校园的文化传承意义。通过对古诗词的体裁、形式、内涵分析,结合近几年国家的文化战略,得出古诗词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三个传承意义:古诗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古诗词进中职校园的三个教育文化意义:可较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加强和完善中职校园的文化氛围,并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第二章对古诗词在中职校园的传承薄弱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其成因。论文以贵州省电子商务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古诗词在中职校园的渗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教师卷和学生卷),以进一步了解当前古诗词在中职校园传承存在的问题,并由此针对性地找到解决的策略。从调查结果来看,古诗词在中职校园传承薄弱主要受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环境等影响,另外,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对古诗词在中职校园的传承也重视不够。 第三章在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上,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思考并总结出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的应对策略,即探索多样化的古诗词传承方式,构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课程体系,重视语文课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旨在为古诗词在中职校园的传承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和归纳,强调古诗词在中职校园渗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的价值,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