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食用菌对刺梨果渣的生物转化利用研究
【6h】

两种食用菌对刺梨果渣的生物转化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1 刺梨果渣研究背景

1.2 大型食用真菌在植物废渣资源处理方面应用

1.3 生物转化研究概况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本试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菌种筛选

2.1材料与仪器

2.1.1菌种

2.1.2主要药品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原种、栽培种制备

2.2.2 食用菌菌种胞外酶活力测定

2.2.3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2.2.4 木质素降解酶酶活力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种的生物转化率

2.3.2 菌种的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活力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刺梨果渣培养基质配方优化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设计

3.2.2 发菌、出菇管理与结果计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平菇混料设计试验结果

3.3.2 红平菇混料设计试验结果

3.3.3 最优配方及验证试验

3.4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刺梨果渣培养基质降解过程成分分析

4.1 材料与分析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氨基酸分析

4.2.2 总糖分析

4.2.3 总黄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薄层层析鉴别结果

4.3.2 定量分析结果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食用菌子实体中重金属分析

5.1材料与仪器

5.1.1试剂

5.1.2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试剂配制

5.2.2 试料消解

5.2.3 空白试验

5.2.4 校准曲线绘制

5.2.5 测定与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 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课题以刺梨加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刺梨果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食用菌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实现刺梨果渣的零废弃、高值化利用。为研究食用菌与刺梨果渣(RRTP)的相互作用,本文首先筛选出对RRTP培养基质依赖性较强的菌种;其次,对RRTP培养基质配方比例进行优化;以最佳配方比例栽培的食用菌为样本,分析食用菌降解刺梨果渣过程中化学底物的动态变化,并探究小分子功能性成分在刺梨果渣与食用菌之间迁移状况;最后,对RRTP培养基质栽培的食用菌进行重金属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胞外纤维素酶与木质素氧化酶活性,以及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和菌丝长满周期为考察指标,对平菇(夏灰1号、黑平8号)、红平菇、茶树菇四种菌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发现,平菇(夏灰1号)的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而红平菇的胞外木质素酶活性最高,可作为本试验实验菌种。平菇(RRTP培养基质)胞外纤维酶活性在出菇芽时,达到最大值200.4 U/L;红平菇(RRTP培养基质)胞外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在菌丝长满时,达到最大值231.9 U/L。 2、通过混料设计优化RRTP培养基质配方比例,出产得到的平菇与红平菇栽培周期最短,生物学转化率最高。 3、探究食用菌对RRTP培养基质降解过程中,刺梨果渣营养成分、木质纤维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功能性小分子成分的迁移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平菇与红平菇降解RRTP培养基质过程中木质纤维的降解率均为半纤维素 > 纤维素 > 木质素。RFV值在完全出菇后达到最大值,平菇为92.83,红平菇为85.90。刺梨果渣中的黄酮、三萜类化合物并未明显迁移到食用菌子实体中。 4、对食用菌降解RRTP培养基质过程中其各个阶段的重金属(Cd、Cu、Pb、Cr、Hg、As)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用培养基质与RRTP培养基质栽培平菇子实体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国家重金属卫生限量标准,而红平菇子实体的Cu含量略超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