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达本胺逆转淋巴瘤细胞株Pfeiffer/ADM阿霉素耐药的实验研究
【6h】

西达本胺逆转淋巴瘤细胞株Pfeiffer/ADM阿霉素耐药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达本胺(Chidamide)是否能够逆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株Pfeiffer/ADM对阿霉素(Doxorubicin,ADM)的耐药,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1、CCK8法实验检测各浓度梯度的ADM、西达本胺单药和联合处理Pfeiffer和Pfeiffer/AD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出药物的IC50和Pfeiffr/ADM细胞的阿霉素耐药指数。 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Pfeiffer/ADM细胞,计算其凋亡率。 3、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的Pfeiffer/ADM细胞的MDR1mRNA表达水平。 4、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西达本胺处理的各组细胞的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 结果: 1.不同浓度ADM(0.01,0.02,0.04,0.08,0.16μg/mL)分别处理Pfeiffer和Pfeiffer/ADM细胞48h后,Pfeiffer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0.45±0.93)%,(31.10±0.98)%,(43.00±0.64)%,(60.00±0.84)%,(81.21±21.8)%。Pfeiffer/ADM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1.38±1.95)%、(14.84±2.00)%、(21.28±1.75)%、(26.71±4.31)%、(35.95±2.40)%。比较两者增殖抑制率,ADM的对Pfeiffer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比Pfeiffer/ADM细胞增殖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Pfeiffer/ADM耐药指数为8.4。 2.ADM(0.16μg/mL)处理Pfeiffer/ADM细胞24、48、72h,增殖抑制率为(18.45±1.83)%,(35.95±2.35)%,(52.18±2.56)%,呈时间依赖性。同一浓度ADM处理Pfeiffer细胞24、48、72h,增殖抑制率为(46.74±4.35)%,(81.21±2.20)%,(94.53±0.40)%。结果提示ADM作用于Pfeiffer细胞的抑制率较Pfeiffer/ADM细胞高,呈现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浓度西达本胺(2、4、8、16μmol/L)分别处理Pfeiffer和Pfeiffer/ADM细胞48h。结果显示,细胞均被抑制,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逐渐增强,呈浓度依赖性。其中西达苯胺对Pfeiffer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同一浓度西达本胺(8μmol/L)分别处理Pfeiffer和Pfeiffer/ADM细胞24、48、72h,Pfeiffer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57±10.00)%,(66.57±8.82)%,(91.87±4.97)%;Pfeiffer/ADM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0.89±2.26)%,(34.07±4.29)%,(50.50±2.21)%,西达苯胺对亲本细胞和ADM耐药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不同浓度西达本胺(0,4,8,16μmol/L)联合固定剂量ADM(0.08,0.16μg/ml)处理Pfeiffer/ADM细胞48h,结果示(0μmol/L C+0.08μg/mLA)、(4μmol/L C+0.08μg/mL A)、(8μmol/L C+0.08μg/mL A)、(16μmol/LC+0.08μg/mL A)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91±1.78)%,(48.21±1.35)%,(53.33±2.08)%,(55.23±3.10)%。(0μmol/L C+0.16μg/mLA)、(4μμmol/LC+0.16μg/mL A)、(8μmol/L C+0.16μg/mL A)、(16μmol/L C+0.16μg/mLA)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17±2.58)%,(50.58±1.59)%,(56.37±1.82)%,(59.50±2.66)%。不同浓度的ADM(0.01,0.02,0.04,0.08,0.16g/mL)处理Pfeiffer/ADM细胞48h增殖抑制率(11.38±1.95)%、(14.84±2.00)%、(21.28±1.75)%、(26.71±4.31)%、(35.95±2.40)%。比较各组增殖抑制率,表明西达本胺能恢复Pfeiffer/ADM细胞对ADM敏感性,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不同浓度西达本胺(0,4,8,16μmol/L)联合固定剂量ADM(0.08μg/mL)处理Pfeiffer/ADM细胞48h,结果示对照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1.6%,ADM联合西达本胺(0μmol/L C+0.08μg/mL A)、(4μmol/L C+0.08μg/mL A)、(8μmol/L C+0.08μg/mL A)、(16μmol/L C+0.08μg/mL A)浓度组凋亡率分别为(5.3±0.12)%,(6.63±0.15)%,(11.13±0.21)%,(16.77±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 7.不同浓度西达本胺(0,4,8,16μmol/L)处理Pfeiffer/ADM细胞48h后,结果示4,8,16μmol/L西达本胺作用细胞后能明显降低MDR1mRNA表达水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271.13±944.39),(6600.83±665.04),(158.90±16.41),提示西达本胺能下调MDR1mRNA表达,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不同浓度西达本胺(0,4,8,16μmol/L)处理Pfeiffer/ADM细胞48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结果分别为(116.54±0.16),(183.23±0.60),(216.21±2.09),(243.24±0.75);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表达量(86.86±0.44),(162.23±1.58),(210.50±1.34),(234.35±0.29)。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增加,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西达本胺能增加Pfeiffer/ADM细胞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 1.本研究所使用的Pfeiffer/ADM细胞是ADM中度耐药细胞。 2.西达本胺对Pfeiffer细胞和Pfeiffer/ADM细胞均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3.西达本胺能恢复Pfeiffer/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西达本胺增加Pfeiffer/ADM细胞的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下调MDR1mRNA表达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