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以广西陆川中学为例
【6h】

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以广西陆川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研水平,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人才,有利于创办特色学校。因此,在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中都把其作为重要的改革内容,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功之处。新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渐走进了我国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三点:一是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的功能、特点;二是适合现行高中历史国家课程教学的需要;三是体现地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日益激烈的高考竞争,迫使许多学校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在高考上,由此而严重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一向被认为是“副科”的历史来说,更处于“边缘地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其可行办法之一就是在坚持国家课程主导地位下,运用丰富的地方史料作为课程资源,采用课程新编的形式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此,本文选择了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在的陆川中学为个案,依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缘由与意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以及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指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二部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地方史的教育意义。文章认为,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及新课程改革运动是当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客观需要,而深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则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观需要。另一方面,各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史料,将其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不仅能够发挥地方史料的教育价值,而且还是历史校本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弥补国家课程资源上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历史教学从“小历史”走向“大历史”。 第三部分陆川中学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以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研究,论述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文章分别从建立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析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制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编写历史校本课程教材以及历史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等七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文章认为,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建立以学校领导为领导核心、历史教师为主体的开发小组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前提;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条件分析、确定开发方案和目标是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保证;教材的编写要以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实施上,认为选修课堂的专题教学、历史课堂的补充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参观考察、小组讨论和出版专题墙报等是以地方史为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运用的主要形式,而教学评价则要从教材、教师教学和学习情况等三方面进行。 第四部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通过以陆川中学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文章认为必须要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才能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在历史校本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地方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教学运用和评价上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与评价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