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位“教育学硕士”新手语文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叙事研究
【6h】

一位“教育学硕士”新手语文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叙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

一、教育实践性知识概述

(一) 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二) 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二、A 的故事

(一) A 教育成长中的故事

1. 中小学时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2. 师范教育:成为“准教师”

3. 读研生活:做“研究型教师”

(二) A 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故事

1. 感受学校生活

2. 体验教学生活

3. 试探教育教学

4. 局外人的评价

三、A 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分析

(一) A 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成

1. 了解学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2. 被迫点名,让教学继续进行

3. 层层追问,探究式教学

4. 自觉思考,从理论的高度看待教育教学

5. 感受幸福,与孩子们融在一起

(二) A 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

1. 在憧憬中进入中学

2. 在冲突中陷入迷茫

3. 在困惑中进行反思

4. 在抗争中积极探索

(三) A 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学校教育

2. 他人影响

3. 自我认知

4. 教学环境

四、思考与启示

(一) 对 A 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思考

(二) 对教育学硕士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前随着研究生就业重心的下移,很多应届硕士毕业生也降低了“非高校不进”的就业期望,硕士研究生面临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的问题。近几年,笔者所在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很多硕士研究生进入到中学一线教学岗位。本研究关注笔者所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后的境遇,思考读研三年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笔者围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进行阐述,在行文中采用了“教育实践性知识”这一名称来指代教师的这种“实践性知识”。论文探究这些掌握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的“教育学硕士”是怎样应对中学教学的?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他们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又是怎样形成的?研究生阶段所培养的学术素养对他们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从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学硕士”在中学的成长?论文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叙事研究。叙事研究关注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场景中,发生了什么事,主人公是如何思考、应对、感受、理解这些事的。而这正切合笔者所要研究的问题,与笔者当前的研究兴趣相吻合,因此笔者选择了这种研究方法。叙事研究既不追求得出普适性的结论,也无意构建宏大的理论,笔者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使教育的相关部门对教育学硕士在中学的成长予以关注。笔者深入到中学教学一线进行了跟踪调研,主要通过教学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途径收集资料。论文通过对研究情境的参与,深入细致的观察,客观全面的资料收集,走进研究对象A的真实生活、工作世界。论文讲述了A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进行分析,力求揭示出A作为教育学硕士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特质。论文的大体框架如下:首先,对教育实践性知识做了概述。介绍了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其次,呈现了A教育成长中的故事和她在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再次,从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角度对A的故事进行分析,揭示了A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构成、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的主要途径。这一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最后,对A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教育学硕士教师在中学的成长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本论文希望通过一位教育学硕士教师的故事,揭示其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及途径,为日后硕士研究生在中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并力图为在校的、有本科师范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和教师教育部门或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学硕士教师的专业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