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汉果果实发育、加工、贮藏过程中活性成份的研究
【6h】

罗汉果果实发育、加工、贮藏过程中活性成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罗汉果简述

1.2罗汉果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

1.2.1罗汉果植物形态特征

1.2.2罗汉果资源分布及生态环境

1.3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与内含物变化

1.3.1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纵径和横径的变化

1.3.2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种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1.3.3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1.3.4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糖份含量的变化

1.3.5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1.4罗汉果目前生产状况

1.5罗汉果果实活性成份的研究

1.5.1罗汉果果实主要活性成份

1.5.2罗汉果甜苷V的化学结构特点和功能

1.6罗汉果资源的开发利用

1.6.1罗汉果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6.2罗汉果在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1.7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2.2试验材料

2.3试验内容及方法

2.3.1实验内容

2.3.2实验方法

2.4测试方法

2.4.1罗汉果甜苷V含量的测定

2.4.2罗汉果总苷含量的测定

2.4.3可溶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4.4总糖含量的测定

2.4.5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4.6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5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罗汉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进行遮荫处理对对活性成份的影响

3.1.1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苷ⅡE、Ⅲ、Ⅳ、Ⅴ含量变化的影响

3.1.2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总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3.1.3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总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3.1.4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3.1.5不同遮荫处理对罗汉果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3.2罗汉果果实的后熟生理研究

3.2.1不同后熟处理对罗汉果甜苷V含量变化的影响

3.2.2不同后熟处理对罗汉果总苷的含量变化的影响

3.2.3不同后熟处理对罗汉果总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3.2.4不同后熟处理对罗汉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3.2.5不同后熟处理对罗汉果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3.2.6不同的后熟处理完成后熟过程所需时间

3.3罗汉果种子与果实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3.3.1不同果形对果实中种子的多少与果实的大小的影响

3.3.2不同稀释程度花粉授粉对果实中种子的多少与果实的大小的影响

3.4罗汉果烤果技术的研究

3.4.1不同温度烤果对烘烤速率的影响

3.4.2不同温度烤果对罗汉果内含物含量的影响

3.5罗汉果干果贮藏技术的研究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罗汉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进行遮荫处理对活性成份的影响

4.2罗汉果果实的后熟生理对活性成份的影响

4.3罗汉果种子与果实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4.4罗汉果烤果技术的研究

4.5罗汉果干果贮藏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主要产于桂林市的永福、临桂、兴安、龙胜等地。罗汉果的主要活性成份为罗汉果甜苷Ⅴ,作为一种新一代功能性甜味物质,其甜度堪称世界之最。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罗汉果的需求急剧增长,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课题专门研究了在罗汉果果实发育、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如何保持甚至提高甜苷Ⅴ等活性成份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如下:
   1、在罗汉果果实发育中期,对罗汉果进行搭盖不同遮光率遮荫网,改变罗汉果生长外部环境,对成熟后果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搭盖遮荫网的处理各项指标含量均比不搭盖的要高。甜苷Ⅴ含量遮荫率为70%和遮荫率为95%的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2.58%、25.81%。即在罗汉果发育中期,对罗汉果进行简单地遮荫处理,即可有效提高罗汉果甜苷Ⅴ含量,改善罗汉果的果实品质。
   2、对采摘后的成熟罗汉果进行不同的后熟处理,得出以下结论:将罗汉果放在35℃的恒温环境里进行生理后熟,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后熟,甜苷Ⅴ含量提高了34.62%。
   3、首次根据形态对罗汉果果实进行分类和命名;将罗汉果花粉稀释后进行授粉,授粉成功的果实带回实验室。对这两组果实分离果肉和种子,分别统计种子的数量,测定种子的纵径和横径。得出以下结论:种子数量越多,果实越重,种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果实的大小。
   4、设定恒温和变温两种温度段进行烤果,对比得到的各项指标含量,提出新的适宜罗汉果烘烤方法:进烘箱初始温度为80℃,烘烤24小时后,温度降低至55℃直到罗汉果烘干。
   5、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对罗汉果干果进行为期一年的贮藏,给罗汉果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将罗汉果干果放在25℃恒温贮藏。这个方法能有效地减缓罗汉果苷Ⅴ及其它内含物降低的速率。
   本课题研究紧紧围绕甜苷Ⅴ这一主线,首次系统研究其含量在果实发育、果实后熟、果实加工及果实贮藏4个相关生产环节中的变化规律,探讨提高甜甙Ⅴ的措施和方法,将对生产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拓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