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参照点模型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6h】

认知参照点模型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Coherence

2.2 Coherence and ESL/EFL Writing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Models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RP\)

3.2 Coherence and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RP\) Models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Subjects

4.3 Instruments

4.4 Research Procedures

4.5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Data Analysis

5.2 Results

5.3 Discuss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

6.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参考文献

Appendix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ppendix Ⅳ

Appendix Ⅴ

Appendix Ⅵ

Appendix Ⅶ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 A. Degree

展开▼

摘要

写作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对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随着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分析的发展和进步,学者们对二语写作的过程,产出和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基于认知-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例如原型-范畴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来丰富语篇分析理论和解释外语教学,但是使用基于认知语法的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的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认知语法的语篇连贯理论为背景,以Langacker(1993,2001)和王寅(2005,2011)提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为框架,选取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的78名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采用认知参照点模型进行写作教学是否能够增强写作兴趣?
  2.采用认知参照点模型进行写作教学是否能够促进连贯程度?
  本文利用SPSS.19.0对实证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认知参照点模型进行写作教学不仅能够促进连贯程度,而且能够丰富作文内容,使受试学生的作文在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语篇的组织和结构这两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此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采用认知参照点模型进行写作教学并不能明显地增强写作兴趣,但是对访谈内容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却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认知参照点模型的知识,并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框架。第二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连贯理论和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的回顾和思考。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阐述部分,是对认知参照点模型的详细描述和举例说明。第四章主要介绍研究方法和实证过程。第五章是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要是概括研究发现,阐述研究局限和对外语教学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