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及膀胱癌中Dc的表达和意义
【6h】

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及膀胱癌中Dc的表达和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 影响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第1章前言

第2章研究目的

第3章资料与方法

第4章结果

第5章讨论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树突状细胞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第1章前言

第2章研究目的

第3章材料与方法

第4章结果

第5章讨论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 表

附图

致 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目的:研究浸润性膀胱癌预后风险判定因素,探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标准.结论:年龄、病程、肿瘤部位、肿瘤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手术方式、术后复发与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死亡显著相关;T2期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结合病理分级、肿瘤部位、类型等因素,可选择全切或非全切的手术方法,对于T2G3级患者,全切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对于T3a、T3b期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和复发,是最理想适应征.第二部分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数量与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免疫逃避的可能机制.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瘤内Dc数目随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减少,瘤旁组织中Dc数目明显多于瘤内和正常膀胱组织,表明Dc具有抗原递呈作用,其仅在机体有炎症或肿瘤时作为抗原递呈者出现,恶性肿瘤可能通过各种机制下调瘤内Dc的数目及活性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排斥,并且这种影响随肿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增强;相同病理分级的浅表性膀胱癌瘤内Dc数目明显多于浸润性膀胱癌,浸润性膀胱癌容易转移可能与瘤内Dc数目及活性过度下调和Dc过早凋亡有关,提示临床上可以通过使用Dc疫苗或者其它手段增加肿瘤内Dc数目与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