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想象都市的一种方式——从杨德昌的电影看台北的再现
【6h】

想象都市的一种方式——从杨德昌的电影看台北的再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60年代的台北——城市的雏形

1.1 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再现60年代的台北

1.2 对照现实中60年代的台北

1.3 60年代台北的文化生态——青少年亚文化对比第一代外省人无根无梦的文化生态

1.4 建设象征意义的台北城市雏形

第二章 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台北

2.1 再现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台北

2.2 对照现实中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台北

2.3 70年代末至80年代台北的文化生态——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所代表的新文化对比过去城市遗留的旧

2.4 建设象征意义的台北都市

第三章 20世纪的台北——后工业时代的国际大都市

3.1 再现20世纪未的台北

3.2 对照现实中20世纪末的台北

3.3 20世纪术台北的文化生态——符合普遍人性的道德价值观对抗独立时代的功利主义

3.4 建设象征意义的台北国际大都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杨德昌的电影作品始终将镜头对准台北这座城市,在细致刻画台北城市和台北人之外,影片作为文本,再现了台北从一个城市的雏形(60年代)到一个都市的成形(70年代末至80年代),再到一个后工业时代的国际大都市(20世纪末)这一线性的城市化进程。而这三个时期分别体现在杨德昌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代表的是60年代、仍处于城市雏形阶段的台北;都市三部曲《海滩的一天》、《青梅竹马》和《恐怖分子》代表的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已经步入成熟都市社会的台北;“后三部”《独立时代》、《麻将》和《一一》则是代表了20世纪末、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台北。在城市化进程中,杨德昌电影中的台北呈现了不同文化生态的对立、承接和起落,正是在这些文化生态的冲突中,文化生态以及台北城市的各种表征象征性地隐喻了台北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文化变迁。独立于社会学的考察之外,杨德昌用电影文本为观影者提供了想象台北的一种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