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题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为例
【6h】

主题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相关阐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研究的现状

2.2.1 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的理论研究现状

2.2.2 关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2.2.3 关于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及其它方面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主题式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

3.1 理论基础的研究

3.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3 教学设计——细化理论

3.1.4 现代图式理论

3.2 方法论的研究

3.3 主题确定的方法研究

3.3.1 主题选取的方法

3.3.2 主题层次划分的方法

3.4 主题的构建原则研究

3.5 主题式学习的特点与作用研究

3.5.1 主题式学习的特点

3.5.2 主题式学习的作用

3.6 主题式学习的一般设计过程研究

第四章 主题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为例

4.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总体设计思想

4.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总体设计结构

4.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内容总体设计结构

4.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流程总体设计结构

4.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具体设计过程

4.3.1 课程特征的分析

4.3.2 学习者的分析

4.3.3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4.3.4 课程教学形式的设计

4.3.5 课程内容主题单元化的设计

4.3.6 课程资源的设计

4.3.7 课程活动的设计

4.3.8 课程交互的设计及其学习平台的支持

4.3.9 课程评价的设计

4.3.10 课程导航的设计

4.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功能模块设计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的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摘要

2003年启动“质量工程”和今年推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提出了要狠抓教育质量和教育的信息化进程,鼓励大力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包括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为此,各种各样的网络课程涌现社会。但这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多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进行教学设计,以电子化教材线性编排的方式呈现内容,形式死板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习者思维的发散,并且也与学习者心理建构知识的规律有所冲突。鉴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去研究非线性编排的网络课程如何设计,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一个符合学习者心理建构知识的网络课程。
   为此,笔者选取中山大学为在职教育硕士开设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进行设计与研究。首先笔者针对08级教育硕士全体学生进行课程需求调查,经过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西安交通大学郑庆华教授最新研究的智能化数字学习环境的设计——基于主题检索的“YOTTA”系统的研发对笔者的启示,笔者提出了对网络课程主题式的设计思想。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笔者认为本门课程更适合用主题式来设计。
   之后,笔者深入钻研四本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参考教材的课程内容,研究其课程体系,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以主题式设计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设计,并开发了网络课程。
   与此同时,在设计本网络课程的过程中,笔者还深入探索主题式网络课程如何设计?主题式学习如何开展?主题如何划分?主题如何单元化处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为网络课程的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还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