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6h】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一般问题

1.1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与原因

1.1.1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

1.1.2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

1.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

1.2.1 高校承担民事责任法理依据的理论争议

1.2.2 高校承担民事责任法理依据的再思考

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现状及立法分析

2.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现状

2.1.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2.2.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目前立法存在的问题

3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

3.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需要考虑的特殊因素

3.1.1 高校的特殊法律地位

3.1.2 大学相比中小学的特殊性

3.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几个具体问题

3.2.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性质及归责原则

3.2.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过错的认定及表现形态

3.2.3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认定的几个特殊问题

3.3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的免责事由

4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承担

4.1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形态

4.2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民事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

4.3 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损害赔偿金的筹措及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学生人数急剧增长,使得高校的学生伤害事故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处理这类纠纷的最大的难点是,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只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中有笼统的规定,并未对高校学生这一特殊主体进行明确的规范。唯一对此予以较为明确规定的是教育部于2002年8月21日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然而,该办法在解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民事责任问题上尚有不足,本文由此引出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了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价值分析法,分四部分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概念出发,界定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分析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因为,并对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高校应对学生承担注意义务的观点。第二部分在分析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司法实践及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专门立法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这部分阐述了高校具有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双重法人主体地位;在分析高校是否要对学生伤害承担民事责任这个问题上,参照国外一些大学要对学生承担的义务并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认为大学对学生要承担四种义务:设备、设施方面的注意义务、服务方面的注意义务、提供适当保护义务、及时救治的义务,根据民事责任的产生是违反民事义务的后果,则高校只有在违反了上述四种义务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在本部分还阐述了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过错的表现,认定高校过错时应特殊考虑的问题,高校的免责事由等。第四部分阐述了高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形态,对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应按大学生所学专业相似的工种来确定误工所造成的损失;对于大学生的死亡赔偿金标准鉴于大学生是为社会专门培养的高级人才,不论其生前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一律应按城镇居民标准来赔偿;最后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无力承担巨额损害赔偿款问题后,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赔偿社会化的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