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ZFc区部分缺失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6h】

AZFc区部分缺失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表(缩略语)

声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附图

参考文献

附录1 自配试剂

附录2 发表及收录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男性不育的病因复杂,主要表现为生精障碍所致的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和少精症。目前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因素与男性不育相关,如性腺功能低下、精索静脉曲张、生殖泌尿道感染、输精管梗阻、隐睾、获得性睾丸炎等。由于遗传缺陷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男性不育的30%以上[1]。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遗传病因,但只能解释其中2-5%的病例,因此,仍有众多不育的发病病因有待于被研究。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男性不育除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外,还与Y染色体长臂上生精相关基因的缺失有关。
   本实验通过较大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研究(177例无精症患者,177例严重少精症患者,140例少精症患者和236例精液正常已生育男性),探讨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异常,以及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 AZF)微缺失和AZFc区部分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运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494例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少精症患者和236例精液正常已生育男性进行AZF微缺失检测,并对494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定Y染色体AZF微缺失类型和染色体异常类型。同时对未发生AZF微缺失的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少精症患者和对照组236名精液正常已生育男性进行AZFc区部分缺失检测,来确定AZFc区部分缺失类型,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技术对存在gr/gr和b2/b3缺失的标本进行DAZ基因拷贝缺失分析。结果如下:
   1.在494例生精障碍患者中共检测出30例患者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异常,其发生率为6.07%(30/494),其中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和少精症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1.86%(21/177)、1.69%(3/177)、4.29%(6/140)。
   2.在AZF微缺失检测中,对照组未发现AZF基因微缺失,在生精障碍患者中检测出五种AZF微缺失类型共41例,总缺失率为8.30%(41/494),其中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和少精症患者的缺失率分别为10.73%(19/177)、9.60%(17/177)、3.57%(5/140),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率明显高于少精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在AZFc区部分缺失的检测中,发现了gr/gr和b2/b3两种常见的缺失类型,其中少精症组和严重少精症组与正常对照组b2/b3缺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各组间gr/gr缺失显示相似的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精症、严重少精症和少精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AZF基因微缺失现象,提示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AZF基因微缺失可能是男性不育的重要遗传原因;Y染色体AZFc区存在多种部分缺失类型,gr/gr-DAZ1/DAZ2和gr/gr-DAZ3/DAZ4缺失可能对生精功能的影响较小,仅是一种基因组多态,b2/b3-DAZ3/DAZ4缺失是男性生精障碍的的风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