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鹿桥《未央歌》研究
【6h】

鹿桥《未央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未央歌》概述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论文选题价值

第三节 鹿桥生平及创作理念

一 鹿桥生平

二 创作理念

第一章 抒情性——《未央歌》的文体特色

第一节 现代抒情小说概念厘定

第二节 作为现代抒情小说的《未央歌》

一 人物化虚

二 环境突前

三 情节转淡

四 新文言

第三节 抒情的生成:回忆机制

第二章 成长性——《未央歌》的成长主题

第一节 成长小说的概念厘定

第二节 《未央歌》作为一部成长小说

一 燕梅的成长:依附走向独立

二 小童的成长:儒道的调和

第三节 鹿桥之成长观:友情与美

一 友情与成长

二 美与成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未央歌》是鹿桥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抗战时期的云南昆明为背景,以西南联大为舞台,诉说一群大学生在烽火岁月里的成长故事。自从出版后,《未央歌》在台港地区拥有大量读者,并被司马长风先生评为战时战后时期,长篇小说四大巨峰之一。本论文试图从抒情性角度分析它的文体特色,从成长小说的维度梳理它的主题内容及其背后创作者的成长观。上篇从抒情性角度分析其文体特色,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人物化虚、环境突前、情节转淡,并把“新文言”付诸实践。并深入挖掘其抒情性的生成,即回忆机制的作用。下篇从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出发,试图梳理燕梅和小童的成长之路,并结合鹿桥的成长经历,得出成长之要义: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性的获得,对自我有了自觉、确定的认知;另一方面个体自我的实现,包括对于责任的自觉与承担,以及能够有效地开展社会性实践,并得到社会认同。

著录项

  • 作者

    杨帅;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莫海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美国华裔作家; 鹿桥; 《未央歌》; 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