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儿童电视剧中的“好孩子”形象演变
【6h】

中国儿童电视剧中的“好孩子”形象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知识获取手段的低门槛化;加之国家政策的影响,儿童电视剧自产生以来的五十余年中,其“好孩子”形象的家庭地位、社会角色、评判标准都发生了大的跨越。本文始于对电视剧文本的研究分析,立足前人对中国儿童电视剧发展历史的梳理,将儿童电视剧中的“好孩子”形象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之中,理解其发展与嬗变。 绪论部分从“媒介与儿童的关系”、“电视媒介的特征”以及“儿童时期的特殊性”来探讨当今社会电视与儿童受众的关系,继而得出关于儿童电视剧中“好孩子”形象的塑造时刻蕴含着成年人对儿童的价值期许和文化诉求。 正文首先对国产儿童电视剧及“好孩子”形象发展变迁做出历史归纳,划分为初创、成长、探索、上升四个阶段时期,总结出儿童剧中“好孩子”形象建构的阶段性表征:“政治意义上的红孩子”、“由‘乖’向‘真’的转变”、“童性意识的萌发”、“成熟多面发展”。 针对阶段性的发展梳理,文章回归儿童观的形成与演变;归结出从政治需求到社会流动的社会心理变迁,探求儿童电视剧中“好孩子”形象演变的诸多原因。最后,在社会化与角色化、文化批判的角度,文章对中国儿童电视剧中的“好孩子”形象进行反思:一方面,儿童电视剧对于“好孩子”形象的建构在社会整体立场上是有益的,尤其对于减少儿童问题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好孩子”形象又不仅仅是某种文化、阶级的评价标准,也应作为拥有丰富思想与情感的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