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安徽省第四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安徽省第四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安徽省第四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2-12

主办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会议文集:安徽省第四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伴随着新浪微博在国内的正式运营,微博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生力量;自诞生以来,微博就是多起网络公共事件的策源地.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微博公共事件的爆发离不开成功的社会动员.本文运用资源动员理论对NGO主导的微博社会运动进行了分析,认为话语是微博动员中的一种新型资源.没有话语,就没有微博事件.本文以社会学中的资源动员理论以及新修辞学的同一理论为基础,用个案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式研究了NGO的微博动员话语,发现在抗议话语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界定出一个明确的、在某种程度上占据强势地位的反对对象;能够激发网民"弱势群体心理认同"、调动网民"愤怒"情感的话语具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不过,虽然情感因素在网络动员中扮演重要作用,理性话语的缺失将会成为讨论深入的阻碍,并最终影响动员效果.
  • 摘要:网络社区是不断生长的,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从"去中心化"到"中心化",到"再去中心化";网络社区从散漫的众声喧哗到找寻了自己的价值依归,再到以此价值为出发点关注社会万象,以价值为基点承载内容的多样性.社区精神、社区文化的形成对于网络社区发展起到了枢纽作用.
  • 摘要:"占领华尔街"运动及其全球演变借助了"Occupy"这一政治抗争语言的符号力量,实现了以文化干预现实社会的效果.这使得包括口号、图片、海报、音视频在内的抗争性政治语言国际化和全球共享成为一个新趋势.而当下新新媒介的社会和技术环境又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语境.虽然此次运动中抗争性语言的全球扩散有很强的独特性——由于运动自身极富个性的政治表达,但是新新媒介的发展对于媒介环境的改造,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共振,都表明一种基于新新媒介的新生活政治正在形成.共享的技术和生活经验正预示着政治抗争中话语表达全球化的趋势,这也加剧了目前关于全球风险社会的忧虑.
  • 摘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劣势,影响了其健康发展,而中小企业要想谋求发展,树立品牌,促进销售,就得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国外,类似推特这样的微博网站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营销工具,其经济价值正在逐步显现.而在中国,虽然微博刚起步,但在2009年已掀起了一股热潮.在新浪等微博网站中,媒体是最早加入的群体,并拥有人数较多且稳定的粉丝群.在这种高关注度的背景下,微博作为媒体进行品牌影响力传播的平台成为可能.微博广告作为现在营销活动中的主要媒体,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重视,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途径.文章首先对中小企业,微博广告的特征以及中小企业微博广告投放的意义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中小企业以及微博广告特征的详细了解来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微博广告方案;然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广告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探讨了中小企业在进行微博广告投放时的宏观与微观具体对策,利用这些具体对策在营销活动中不断地认识、研究、利用好微博广告,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好微博广告的投放.
  • 摘要: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 2010年前后,各大都市报纷纷开设微博页面,在网络上抢夺受众资源.都市报与微博的结合似乎克服了传统报纸反馈不及时、互动性弱的缺点,能够使受众参与新闻报道之中.而文章则是对此预设的实证研究,以新安晚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微博转发量和评论量的角度,探索其官方微博与网民的互动效果,得出都市报官方微博有效互动不足等结论.
  • 摘要:"把关人"是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提出的,在新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以其新颖的传播特性,给"把关人"理论带来巨大冲击.文章将主要阐述在微传播语境下,产生于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把关人"理论已经不再适用,被"选举"出的信息代替了"把关人"的新闻选择.
  • 摘要:新媒体带来的喧嚣最终将尘埃落定,技术催生的信息流通只是为人们重新建构了另一种媒介景观,无法实现真正独立的人们将依然生活在想象之中,所谓的真相不过是一种信以为真.所谓的拟态环境也许正领着人们走上另外一条路子,倘若不具备足够清醒的认知,置身于新媒体体验快感中的人们或将再次误入歧途.
  • 摘要:通过对安徽大学中通过新浪微博实名认证、微博加V的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来自于三类人群,分别是学生干部、学生会等组织活跃分子,校园明星、时尚达人,热衷于社会生活并乐于展示在网络上的人.这些微博加V的学生群体拥有超高的人气和大量的粉丝,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校园传统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参与舆论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舆论方向.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发挥微博加V的大学生群体在高校舆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摘要:2010年,"围观"让网络中移动的鼠标代表着无声的目光,与传统的舆论监督不同,这里没有人大声疾呼,而是默默地把一个消息传布开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一个人默默地看一眼,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反馈,让这个池塘水变得不那么平静. 2011年初的"钱云会事件"后变得大不相同了,在微博媒介中出现了"粉群体",它们在互联网中交流、形成网络舆论,并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促进了自由和平等观点的表达,但是其一些极端观点的表达容易导致群体无理性."粉群体"的好坏难以下定论,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认识网络媒体的新的角度,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引发出更多有益的思考.
  • 摘要:将"新闻源—记者"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微博传播如何勾连民间新闻与职业新闻,构建了微博传播中"新闻源—记者"关系的新模式,并认为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新闻源的社会化、公开化.这种变化既改变了传统采制新闻过程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新闻源主体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新闻道德规范问题.
  • 摘要:文章将以90年代至今的京味儿通俗电视剧作为文本,结合电视剧的"镜像功能"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论述北京这座城市的空间意象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这20年的时间中,在电视剧对城市空间的呈现和城市空间对社会与人的规划中,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冲突被暗示—胡同、四合院无可奈何地没落了,酒吧、咖啡馆、SOHO空间、商业街等商业社会的产物构建起了一个全新的北京,一个经济的北京在发展,一个文化的北京在断裂。
  • 摘要:通过简单回顾新闻学的概念网结、逻辑线索、理论框架,解构新闻学的知识体系,以观媒介形态变革对新闻实践带来的影响,试图从学理上做一些解释.从传播革命带来的业态变革出发,找到现阶段新闻理论的不足之处,认为传统新闻学以媒介组织为分析单位的研究范式已经不适宜解释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综上所述,使新闻学理论符合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实践,需要从新闻传播的主体性出发,建立起合理的逻辑起点,对新闻传播主体性规律的总结要在新闻本体论、新闻观念与媒介形态融合中去探求,从主体性中演绎出新闻学理论的自主性和专业性,这种理论才能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媒介形态的变革,面对日益丰富的新闻实践,才能统摄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 摘要:"底层"这个概念在独立纪录片领域已并不陌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发动了一场"新纪录运动",其中大部分的影像开始关注"底层群体".新世纪以来,"底层"名词开始在纪录片领域里出现,其与独立影像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巨大的贴合力,使其得到了众多影像制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时至今天,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已成为高频词汇,其背后有什么原因助力?今天的独立纪录片批评界再提"底层"意欲何为?面对独立影像中"底层"一词的泛滥,人们该反思些什么?文章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通过对“底层”概念演绎过程的梳理,以及对“底层”在独立纪录片领域内泛滥的原因试析,可以看出:“底层”的概念在独立纪录片领域的使用并非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它有着丰富的外延以及绵长的历史轨迹,所要探寻的重点不应为在独立纪录片中“底层”是什么,怎么去界定“底层”,而是回到其历史发展轨道中的断裂带去讨论“底层”话语形成背后的条件。这种对“底层”学术混用下的反思,并非为了踏入学术拜物教的悲观领域,而是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在反思的同时不否定“底层”名词在独立纪录片的中的重要功用。不可否认,独立纪录片中“底层”的模糊外延和复杂的言语关系网已经成功将大众的视野牢牢聚焦在这一社会最低阶层的生存现状、情感需求和利益诉求上。独立纪录片正以其与社会的关联性,通过不断地提高这一群体的曝光率,让这段被主流媒体遮蔽的历史以最真实的手段和最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就其影响效果而言,此类形式是值得赞扬并提倡的。
  • 摘要:视觉文化兴盛时代,电影和电视剧得到广泛的普及,以影像媒介为主要手段的视觉文化已日渐成为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在视觉文化语境中,影视与小说的关系紧密缠绕.优秀的小说为影视提供题材源泉,而影视剧的传播反过来带动新的阅读热潮,二者的"共读"更是给受众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
  • 摘要: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逐渐为人所知的社区影像便是知识分子关照底层的一个真实写照.文章在阐述社区影像生成缘由基础上着重探讨当代文艺类知识分子在这一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阐述了知识分子在社区影像发展中主动"赋权"的原因所在.中国的文艺类知识分子在摸索行进的过程中,虽然在早期多少有点凌然高蹈的意味和与生俱来的“贵族精神”,但是在后期能够正视社会的质疑和指责,并进行自我净化和反思,基于人道主义、人性立场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沉下心来,通过实实在在的作品来真正践行对社会底层、对边缘群体的强烈关注,用实践证明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最基本最理性的素质。
  • 摘要:近年来,政府出台公共政策的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单纯地以政府主导为主,越来越多的外部力量参与政策输入过程中,包括:公众、大众传媒、NGO、利益集团、公共知识分子等.这种变化要得益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赋权作用.微博的赋权主要是通过话语的赋权来实现的,不同的群体可以借助微博这个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进行话语博弈,影响公共政策的输入过程.
  • 摘要:网络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形式构建了自我表达的公共空间,促使虚拟社会动员的兴起.与传统社会动员相比,微博动员更便捷、成本更低,传统社会资源在动员中的重要性被削弱,而微博动员中策略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从左小祖咒微博直播抗拆事件出发,借助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微博动员的策略,并用传播学5W模式分析了微博动员的形成机制,最后探讨了微博动员的两面性,提出政府、媒体、网民应转变角色,以推进微博动员的良性发展.
  •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群体也随之产生,在网络中的政治表达和利益维护活动增多.在这些网络讨论的集群内部,参与者会自发形成一定的秩序,推动事件的进行.公民参与在公共事件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南京"挖掉上百棵梧桐树重种"事件与青岛"移坪种树"事件为例,探讨"种树"事件背后的舆情规律,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是怎样搭起或短暂或强大的团结互动"仪式链."利用网络等媒体与政府沟通,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体现的是公众的素质在逐渐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互联网的独有特质,决定了网络舆情的团结生产过程往往也不是僵硬、枯燥乏味的,相反是充满趣味的。即使是面对严肃的网络问政舆情,很多网友都会发掘该事件中可以调侃的因素,往往这样的调侃中还包含讽刺,不仅仅缓解网民绷紧的神经,更能对整个传播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 摘要:较少的体制上的束缚,更为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让大众传媒中的记者纷纷以普通网众的身份进入社会性媒体,并掀起一阵记者微博热.文章通过对新浪微博中处于不同职业立场的记者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职业立场记者新闻观念的异同,并对调查性记者如何利用微博进行议程设置进行总结.调查性记者和非深度调查的普通记者的微博存在诸多异同之处,二者微博内容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在微博中的“影响力”差异。就新浪微博影响力排名看,调查性记者的影响力远远高于虽然表面上是记者身份,却仅仅将微博作为个人社交媒体的非调查性普通记者。由于调查性记者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其他们热心公益,发言更为谨慎严肃,其微博的粉丝众多,可信度高,影响力强,其微博逐渐具有了议程设置的性质。通过在一定时段内多次发布同一内容的微博以博得注意力,以及对某一事件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评论,调查性记者的微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也日渐增大。
  • 摘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技术、内容和所有权的融合使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变化,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公众主动参与新闻生产,带来了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文章以甬温动车事故为例,通过甬温动车事故的新闻生产分析,来探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变化,在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下,公民框架与媒介框架互动,共同建构现实生活.
  • 摘要:文章试图以传播学的视角,并结合笔者所做的关于安大学生微博使用调查结果,来探究分析微博传播中的"散在性"特征,并作简要思考.综上所述,在常态情况下,对于每一个微博用户,微博支持的还是一种较小群体传播,每个微博使用者只是利用微博形成了一个和其他交流方式并存的新的具有动态性的交流群体,这些群体分散在不同的角落,这种传播具有明显的“散在性”特征。如果没有非常态事情如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发生,微博应该是一种较为寻常的和其他传播方式并行的网络支持传播方式。
  • 摘要:微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具有极大传播影响力的信息平台,其传播影响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在媒介接触环节中对传播内容和渠道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在保持环节中满足了受众对媒介的心理需求及社会需求,并且在提升环节中注重对意见领袖的引入似及对热门话题的发掘.但同时,微博在发展中也有着一些负面影响因素,微博营销过度、草根话语权不足以及行动力和实用信息的不足等,都阻碍了其传播影响力的提升.
  • 摘要:微博空间是一方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人人都享有自己的话语权.但微博中的不良言论理应受到法律的约束,肆意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论有可能会侵害他人名誉权,情节恶劣者甚至会引发法律诉讼.近年来,从国内第一起"金山诉周鸿祎"案到最近的"方舟子诉360"侵犯名誉权案,公众人物微博名誉侵权案件愈演愈烈.文章从现有的法律条文及理论对微博名誉侵权行为加以界定,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期人们能进一步认识微博名誉侵权行为,减免微博名誉侵权案件的发生:第三方通信平台的技术监管,侵权人身份的后台认证以及发布者与转发者的自律意识。
  • 摘要:当今学术领域对新媒体的定义仍存在着"数字情结""互动情结""辩证情结",产生了一定的概念混乱和内涵缺失.从公共空间角度,认为其是新媒体独有的信息传播场域和意义生成空间,认为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有较大区别.这样阐发,一方面深化阐明新媒体的定义:能够产生虚拟化网络公共空间、能够给予受众"自媒体"话语权的才是新媒体;另一方面对新媒体语境下公共空间进行生成机制、发声来源、规划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细化了新媒体传播网络中的效果研究.
  • 摘要:"80后"集体怀旧是一定历史时空背景下的现象,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人的主观因素等形成推力,促使"80后"怀旧现象呈现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景观,新媒体在集体怀旧的景观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通过以"80后"集体怀旧现象为例,分析这个群体在怀旧过程中形成的景观呈现出来的内容以及新媒体在景观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试着分析新媒体时代媒介景观的特点.新媒体语境下,人们不再是满足于工业时代的商品交换,而是追逐信息时代看得到的内容交换与消费,即对景观的消费,“现实显现于景观,景观就是现实”。人们的生活也因为新媒体的参与,利用特定的风格文化形成许多的“景观秀”,这些景观在“秀”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共通的意义空间的建构,而这也是新媒体参与到现实社会建构的一部分。另外,在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促进社会人群分离的背景下,景观作为一种社会统一的手段群体对于身份认同的追求,对于话语权的争夺与文化空间的营造创造了条件,满足了特定群体文化审美的需要,实现了这个群体新的社会关系的呈现。从这里面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媒介景观的建构实际上是沿着“风格化的娱乐景观,符号化的商业景观”的脉络存在,而最终的目的却是在呈现新媒体使用群体之间存在的新的社会关系,影响着新媒体使用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构。
  • 摘要:文章以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两款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为例,通过探讨受众接触这两款游戏的途径、进行游戏时的感受、游戏后的反馈(包括游戏成瘾、向他人传播交流等)等,分析这两款游戏流行的原因.在理论上,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对受众的"娱乐至死"行为进行心理学和传播学方面的分析,即人的本能心理方面和后天所处社会环境方面.其中,社会环境又包括受众所受到的教育、周围的生活环境等一系列外部影响因素."娱乐"是人的内在本能需求,而"至死"则是受社会环境、教育、人际交往等一系列外因合力"暗示"之后所达到的一种被"催眠"的结果.
  • 摘要:从结构功能主义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出发,认为"沉默的螺旋"一方面是作为维护社会有效运行的社会控制手段,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充当了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深深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了人们的实践逻辑.但是消费社会也产生了新媒体这一特殊的媒体形式,被普通的民众进行了"主体化"的改造,其通过在场的方式,不断表达自己的主体性需求,反对一切被代表,力图让中心话语"草根化".并且通过解构的方式,把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影响的价值序列、社会模式进行了另一种解读,显现了符号的复杂化含义,而不是只有一种中心式的含义.总之,新媒体的到来,无论如何,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沉默的螺旋"这种状况,让底层的民众不断表达自己的声音.
  • 摘要:新传播革命带来了传播格局的重组,新闻机构的传播效力和公信力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闻专业主义长期被视为新闻机构的专业准则和职业追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客观性报道理念和新闻专业主义滥觞于现代社会理性主义,在全面反思技术理性的今天,也必须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的自身悖论.文章在此基础上,指出新传播革命全面消解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两大基础——"组织化"和"客观性",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文章的创新点,一是在于从反思理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实质的矛盾之处;二是在于借鉴了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理论视角来分析新媒介环境下,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传播结构被打破,新的交互式多主体的传播模式出现,新闻机构及其专业主义话语面临"合法性"危机.
  •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明确公民身份理论的两大传统,以之观照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舆论监督实践,期待回答实践中公民身份在怎样的意义和逻辑层面上被建构.最终发现,监督主体的回归为公民身份建构提供条件;言论自由的拓展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分别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个层面上建构公民身份.同时现实中对于公民参与的强调和对公民权利保障的不足,以及伴生的民粹主义思潮,对公民身份也许起着消解作用,这也在规范意义上对现实公共事务监督实践提出要求.
  •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分析概念,在很多场合被呈现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微博信息的传播被赋予了口语化、情绪化、碎片化的特质,这在近期"钓鱼岛事件"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各种"草根""公知"借助微博这个自媒体平台,宣泄"中国"情绪,表达"中国"认同,既是对语言边界的不断挑战,又在喧嚣中显现出不同的诉求和力量.本研究着眼于对"钓鱼岛事件"中各方的微博话语作一分析,力图揭示出在这种聚焦于"中国"背后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取向,从而在另一层面上向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提供某种话语走向的借鉴.作者认为,要揭示这种声音差异背后的力量博弈,应当从历史分析的维度、话语分析(主要是福柯意义上)的维度加以综合考量,以期完整地呈现微博平台上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唯有解决了这一点之后,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其语言生产潜能和行动动员潜能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 摘要:文章介绍了“报人”的昔日峥嵘,阐述了动态中的“媒体人”。“报人”和“媒体人”的词义虽有分野,但其所指涉的“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作为概念而出现的“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是相去无几的。从“报人”到“媒体人”,仿佛见证了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报人”仍保有浓厚的价值属性,这种价值属性是在其工具属性之上的,而“媒体人”的价值属性,相较于“报人”已经褪色不少。从“报人”到“媒体人”的衍化,非常有类于麦克卢汉的一对看似矛盾的概念:“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这个概念上的衍化,明显为两大原因共同促成:政治、社会、经济等外缘影响;媒介技术、人的观念等内在理路。最后必须郑重说明的是,作者并不是为“报人”张目,也绝非是为“文人”扶轮。本文并不附带任何立场和判断,只是以观念史的进路,将“报人”到“媒体人”这一话语变迁,尽量透彻地揭示出来而已。
  • 摘要:近几年,"淘宝体""凡客体""见与不见体""甄嬛体"层出不穷,成为微博平台上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文章以微博上流行的"××体"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这种文体的特征,梳理其意义建构的过程,并对微博流行体的汉语及社会影响提出相关思考.
  • 摘要:以首部水墨戏曲电影《蝴蝶梦》为研究文本.立足技术美学视角,通过对研究对象展开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多维度的分析,梳理并剖析作品中不同艺术形态融合的具体方式及意义,进而思考水墨戏曲电影如何在技术上发展至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 摘要:青年亚文化与大学生群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常常处于胶着状态.大学四年(专科三年)期间,大学生除接受主流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外,还必须面对各种类型的亚文化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这种影响更是无弗届远.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21所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参与网络青年亚文化接受、传播以及创制的实际情形.在此基础上,借用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对网络盛行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归纳和提炼了恶搞文化、自拍文化、网络语言文化、迷文化、情色文化等五种青年亚文化新类型,并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即线上传播、数字媒体传播、交互传播、综合传播以及跨界传播.
  • 摘要:中国传媒业的舆论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政府手中,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合法权益却被忽视.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崛起,公众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但在现实中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确立的过程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通过对厦门PX事件与镇海PX事件中关于新媒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新媒体借助技术力量有力推动了中国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确立,但单纯技术上的优势无法保证这一命题的成立,"电子乌托邦"式的幻想是无法成立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众多公共危机事件的有效解决得益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声”,由此认为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力量,可以通过构建信息互动平台帮助公众传达传统传播渠道无法传递的信息,这有助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确立。但新媒体技术本身并不能为人们带来民主,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确立,还要依靠公众素养的高低与社会民主的实现度。
  • 摘要:文章关注的是网络媒体对犯罪新闻的呈现,选取了搜狐、腾讯、新浪这三个国内影响力较大的门户网站,同时由于药家鑫案发生在陕西西安,周岩案发生在安徽合肥,所以又补充选取了华商网(陕西第一综合城市门户网络)和合肥万家热线(安徽第一门户网站)这两个新闻源地的门户网站.在报道内容方面,选取了近两年发生的、影响重大的两则案件:药家鑫案和周岩案.通过分析这些网站对这两则犯罪新闻的呈现,试图发现报道在呈现中以及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欠缺,以期留下思考空间,为我国网络媒体的规范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 摘要:新传播革命的到来使得原来大众传播时代的理论得以消解和重构.文章通过对大众传播时代的"拟态环境"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提出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向"类像"时代转变,"真实性"概念本身开始遭受质疑,如何重新界定新闻传播中的"真实"及其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冲击,是摆在新闻传播学面前的重大问题.“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已经脱离了专业的媒介机构,每个个人都拥有“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身份,人们额手称庆,认为这意味着信息自由化和传播自主化,意味着大众再也不是被蒙骗的对象。然而,笔者对于“真实”进行了重新界定,旨在提醒人们,在这个信息全方位覆盖的社会,媒介已不再是一种控制性的力量,媒介本身已经被控制,并非被“局内人”所控制,而是被社会中弥散着的“漂浮的能指”所控制。
  • 摘要:公民媒体在网络时代大放异彩,引起研究者的众多关注,在讨论公民媒体的影响方面,研究者主要将目光投向公民媒体是否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网络公共领域上.文章从公民媒体网站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一五一十部落"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动机和使用习惯,解释为何在缺少互动和参与的情境下,部落仍能被认为是协商民主的一种有益尝试,借此人们也能重新认识公民媒体的影响.
  • 摘要:传媒学者,因其本职工作与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敏于感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早已活跃在微博的意见广场.对于新闻热点的话语表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认知与身份认同,以及某些共同的言论特质.文章通过对122个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传媒学者在近期五个新闻热点中的话语表达进行分析,探究微博空间下他们的话语建构方式与特征,得到初步结论:传媒学者的微博话语以发表言论为主,并呈现出媒介观察视角集中,批判立场鲜明,善于"召集"、不畏"交锋",以"话题"组织意见,话语生产过程严谨,研究取向明确,传道授业气息浓厚,以及悦纳"带刺的幽默"等特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