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p型ZnO的掺杂改性研究
【6h】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p型ZnO的掺杂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1.1.ZnO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

1.2.ZnO的基本应用和研究现状

1.3.ZnO的本证缺陷和p,n型掺杂

1.4.基于DFT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应用于ZnO的研究现状

1.5.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理论和方法

2.1.绝热近似

2.2.单电子近似

2.3.Hohenberg-Kohn定理

2.4.交换关联能

2.5.赝势平面波法

2.6.CASTEP软件简介

第三章 体相及N掺杂ZnO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3.1.计算模型

3.2.理想ZnO的晶体结构

3.3 电子结构

3.4.N掺杂ZnO所致p型的特性分析

3.5.小结

第四章 Ag,N共掺改善p型ZnO的理论分析

4.1.Ag掺杂ZnO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4.2.Ag-N共掺杂ZnO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4.3.结论

第五章 B-N共掺杂改善ZnO p型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1.B掺杂ZnO的晶体结构和稳定性

5.2.B-N共掺杂的晶体结构

5.3.B-N共掺ZnO的态密度和电荷分布

5.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ZnO作为新一代Ⅱ-Ⅵ族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蓝光-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但是,同其他宽禁带半导体相似,ZnO的p型掺杂非常困难,严重限制了ZnO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p型ZnO掺杂困难的原因,并从这些困难出发,预言并得到了几种改善ZnO p型特性的方法.
   (1)采用基于DFT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并计算了Ag,N掺杂纤锌矿ZnO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对Ag,N各自掺杂及二者共掺杂ZnO体系的晶格常数,原胞体积,杂质形成能,带隙结构及DOS分布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掺N和掺Ag都能够使ZnO体现出p型,但掺杂后的特性又有所不同,通过对Ag-N共掺杂的模拟与计算我们发现,共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结构和性质上的互补,且相比于各自的掺杂来讲,共掺能够形成更低的受主能级,更高的受主态密度,此外,共掺使空穴分布的局域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ZnO的p型特征,并且随着掺杂的浓度的提高,共掺体现的优越性更为明显,因此有望实现p型ZnO更高的载流子浓度。
   (2)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B缺陷在ZnO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B-N共掺杂ZnO体系的晶格结构,杂质形成能,杂质态密度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B缺陷在掺杂体系中主要以BZn的形式存在,这种结构会引起相应的晶格收缩;研究发现与以往的N掺杂相比,共掺结构具有更低的杂质形成能,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因此更加适合掺杂,此外,共掺能够形成更低的受主能级,因而减小了受主的杂质电离能,提高了受主态密度;研究显示共掺结构下的杂质N原子与体相Zn原子之间的键合能力提高,受主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因此B-N共掺有望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p型掺杂手段。

著录项

  • 作者

    邓贝;

  •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 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慧卿;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304.21;
  • 关键词

    p型氧化锌; 浅受主能级; 低形成能; 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