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菊粉果聚糖的制备与酶法降解的研究
【6h】

菊粉果聚糖的制备与酶法降解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菊粉的来源

1.1.1菊芋

1.1.2菊苣

1.2菊粉的化学结构

1.3菊粉的物化性质

1.4菊粉的代谢与耐受性

1.4.1菊粉的代谢

1.4.2菊粉的耐受性

1.5菊粉的营养功能

1.5.1菊粉是一种膳食纤维

1.5.2菊粉是一种益生素

1.5.3菊粉能够促进矿物元素吸收

1.6菊粉在食品中的应用

1.7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菊芋成分的分析

2.1材料

2.1.1原料

2.1.2试剂

2.1.3仪器设备

2.2方法

2.2.1菊芋的预处理

2.2.2水分的测定

2.2.3蛋白质的测定

2.2.4脂肪的测定

2.2.5灰分的测定

2.2.6纤维的测定

2.2.7多酚氧化酶的组织定位

2.3结果与讨论

2.3.1菊芋块茎的组成成分

2.3.2菊芋中多酚氧化酶的组织定位

2.3.3.菊粉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2.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菊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3.1材料

3.1.1原料

3.1.2试剂

3.1.3仪器设备

3.2方法

3.2.1菊芋菊粉的提取

3.2.2单因素对菊粉提取率的影响

3.2.3总糖的测定

3.2.4还原糖的测定

3.3结果与讨论

3.3.1温度对菊粉提取率的影响

3.3.2时间对菊粉提取率的影响

3.3.3提取剂用量对菊粉得率的影响

3.3.4菊粉最优提取条件的确定

3.3.5菊芋菊粉的逆流提取模型

3.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菊粉精制工艺的研究

4.1材料

4.1.1原料

4.1.2试剂

4.1.3仪器设备

4.2方法

4.2.1菊芋中多酚氧化酶的处理

4.2.2菊芋菊粉的提取

4.2.3菊芋提取液的石灰乳处理

4.2.4菊芋提取液的活性炭处理

4.2.5菊芋提取液的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4.2.6总糖的测定

4.2.7蛋白质的测定

4.2.8灰分的测定

4.3结果与讨论

4.3.1菊芋多酚氧化酶的处理

4.3.2菊芋提取液的石灰乳处理

4.3.3菊芋提取液的活性炭处理

4.3.4菊芋提取液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4.3.5菊芋提取液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4.3.6菊芋提取液的精制工艺

4.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菊粉产品的分析与研究

5.1材料

5.1.1原料

5.1.2试剂

5.1.3仪器设备

5.2方法

5.2.1红外光谱的分析条件

5.2.2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条件

5.3结果与讨论

5.3.1红外光谱的研究

5.3.2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

5.3.3其他色谱研究

5.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菊粉凝胶特性的研究

6.1材料

6.1.1原料

6.1.2试剂

6.1.3仪器设备

6.2方法

6.2.1菊粉的水溶性

6.2.2热力形成菊粉凝胶

6.2.3菊粉浓度与温度对热力形成凝胶的影响

6.2.4 pH与溶剂对热力形成菊粉凝胶的影响

6.2.5菊粉凝胶强度的测定

6.3结果与讨论

6.3.1菊粉的水溶性

6.3.2热力形成菊粉凝胶

6.3.3菊粉浓度与温度对热力形成凝胶的影响

6.3.4溶剂与pH对热力形成菊粉凝胶的影响

6.3.5剪切力对形成菊粉凝胶的影响

6.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菊粉酶法降解的研究

7.1材料

7.1.1原料

7.1.2试剂

7.1.3仪器设备

7.2方法

7.2.1酶活力的测定

7.2.2酶反应

7.2.3还原糖的测定

7.2.4水解条件的优化

7.3结果与讨论

7.3.1菊粉酶

7.3.2菊粉酶法降解的优化工艺

7.3.3双酶系统生产菊粉低聚果糖的研究

7.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菊粉(Inulin)属于植物中储备性多糖,是由D-呋喃果糖分子以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果聚糖,每个菊粉分子末端以α(1→2)糖苷键连接一个葡萄糖残基,聚合度(DP)通常为2~60,平均聚合度为10~12.目前,菊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化工等领域.菊粉不仅可以作为脂肪替代品应用于低能量食品生产,而且具有膳食纤维以及益生素的生理功能,是一种优秀的功能性食品基料.在欧洲,菊粉及其相关产品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大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论文以江西省高安市菊芋块茎为原料,通过分析菊芋块茎主要成分,研究菊芋菊粉生产与精制工艺,并且对所生产菊粉的结构、碳水化合物组成以及凝胶特性进行研究,最后研究菊粉果糖浆的酶法生产工艺.通过拟合面的方式,确定菊粉酶水解菊粉生产果糖浆的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为60℃、反应pH为4.3和底物浓度为12﹪(w/v).在各种条件下,实验值与回归模型计算值相当吻合,果糖浆中果糖含量超过94﹪.双酶体系可以用更少的酶量获得更高的菊粉产物转化率,这可能是因为双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