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优化设计
【6h】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优化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

2.1 胜任力模型理论研究

2.1.1 胜任力模型的演进

2.1.2 胜任力模型理论

2.2 培训管理体系定义

2.3 培训管理体系的内容

第三章 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现状

3.1 XJ造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3.1.1 XJ造船企业介绍

3.1.2 XJ造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现状

3.1.3 新员工概念界定

3.2 XJ造船企业培训现状

3.2.1 XJ造船公司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3.2.2 XJ造船公司培训需求分析现状

3.2.3 XJ造船公司的培训投入现状

3.2.4 XJ造船公司的培训内容现状

3.2.5 XJ造船公司的培训效果评估现状

第四章 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4.1 缺乏科学的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4.2 未建立系统的新员工培训体系

4.3 缺少对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4.4 未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4.5 未建立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

第五章 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5.1 工作分析,确定核心胜任力

5.1.1 业务能力指标

5.1.2 行为态度指标

5.1.3 业务能力指标的识别

5.1.4 行为态度指标的识别

5.2 任务分析,建立岗位胜任模型

5.2.1 业务能力指标

5.2.2 行为态度指标

5.3 人员分析,确定培训需求

第六章 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体系方案设计

6.1 基本原则

6.1.1 针对性原则

6.1.2 战略性原则

6.1.3 实效性原则

6.1.4 综合性原则

6.2 内容设计

6.3 方法设计

6.4 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6.5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

6.5.1 培训效果评估目标

6.5.2 培训评估人员的组成

6.5.3 评估方式

6.5.4 培训总结

第七章 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增强组织重视员工培训的意识

7.2 加大培训资源保障力度

7.2.1 人力资源保障

7.2.2 资金经费保障

7.2.3 培训时间保障

7.3 构建配套的激励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我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点也从简单的定岗招聘转变为重视和开发员工的胜任力。公司希望每一位员工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取得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如果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术、能力、个性以及知识等胜任力方面有明确的认知,对新员工也就能够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从而提升新员工的工作绩效。因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培训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XJ造船企业的新员工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培训方案的现状,发现现有培训方案的不足,以此对培训方案进行优化,并达到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科学、高效培训的目的。本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培训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第二部分是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问题分析;第四部分为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第五部分为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第六部分提出了保障培训方案得以实施的措施。本文设计的XJ造船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能够帮助公司提升新员工培训效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在对XJ造船企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同时为其他探索培训体系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霍文宇;

  •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惠青山,丁佰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474;F425.15;
  • 关键词

    造船企业; 员工培训; 资源配置; 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