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
【6h】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个案背景情况

第三部分 个案分析

第四部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儿童的智能只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部分,学前教育还应担负起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任务。社会化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等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幼儿社会化是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的心理特征。影响幼儿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如:幼儿气质、同伴交往、师幼互动、社会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幼儿最初的生活经验、一般社会道德评价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家庭获得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教育使幼儿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只有父母对幼儿从心理上作好面对社会的良好准备,才能在将来积极的应对来自家庭和外界的挑战;如果家长忽视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培养的重要意义,硬要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儿童,儿童不但会产生疏离感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在逐渐成年的岁月里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对待社会,甚至会产生犯罪行为。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个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分析,能够给更多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取长补短,为儿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活、教育环境,为儿童社会化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