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说风格翻译的顺应性研究——《傲慢与偏见》两汉译本对比
【6h】

小说风格翻译的顺应性研究——《傲慢与偏见》两汉译本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1.3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2.2 Studies on Style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Jane Austen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3.2 System of Stylistic Markers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s

4.3 Data Collection

4.4 Data Analysis

Chapter Five Comparison of Style Reproduc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s Two Chinese Versions

5.1 Formal Markers

5.2 Non-formal Markers

5.3 Summary

Chapter Six Analysis of Linguistic Adaptability of the Difference of Style Reproduction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6.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6.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6.3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

6.4 The Salience of Adaptation Process

6.5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Findings of the Study

7.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语用视角,从认知、社会、文化的整体视角解释语言的使用,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语言顺应理论框架内,翻译就是译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动态地对译文语境以及语言结构等层面做出顺应性选择的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的过程。
  风格的翻译是影响翻译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又是历来争议颇多的领域。区别于传统研究对于风格虚无缥缈的阐释,现代理论比较侧重对语言文本的分析。国内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先生把风格看成一个符号系统,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大类。形式标记着眼于音、形标记,非形式标记着眼于审美效果。本文选用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译者为王科一和孙致礼,作为风格翻译研究的载体。
  本文从语言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的风格再现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证实语言顺应理论对于小说风格翻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以刘宓庆先生的风格符号体系为维度,对两译本的风格再现情况进行对比,旨在找出两译本的差异。然后,对两译本的风格再现上的差异进行语言顺应性探讨,从维索尔伦先生提出的语用研究的四个维度对两译本在风格再现上的差异进行语用探究。
  经研究发现:小说风格翻译的最大障碍是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译者必须高度重视作品和读者两大因素,它们是对风格传达至关重要的非形式标记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翻译是风格标记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目的语的语境及结构动态顺应的过程。
  本论文共分为七部分。序言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首先对语言顺应理论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接着简单回顾了风格翻译的相关研究,最后对《傲慢与偏见》及其作者简·奥斯丁做了简单地介绍。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和刘宓庆的风格符号体系。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做了简单介绍。第五部分以刘宓庆的风格符号体系提出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为研究维度,比较《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文译本对原作风格的再现情况。第六部分在第五部分的基础上,从语用角度探究两译本风格不同的原因,即从语言顺应理论的四个语用角度对两译本的风格不同做语用分析。最后为结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