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翻译美学视阈下陌生化在《围城》英译本中的再现与流失
【6h】

翻译美学视阈下陌生化在《围城》英译本中的再现与流失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A Table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1.3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defamiliarization

2.2 Studies on Defamiliarization in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Fortress Besieged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2 Liu Miqing’s Translation Aesthetics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s

4.3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the Loss and Represent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5.1 Hybrid

5.2 Rhetorical devices

5.3 Coined word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Summary of the study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围城》这部钱钟书先的名著一经出版,深受读者的喜爱,而且还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引起了国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其语言的运用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幽默,讽刺,妙语奇字,生动的修辞以及其他各种语言艺术手法高度地融合在一起,其中所运用的大量的陌生化手法,使得表达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形成了这部作品独特的写作风格。其中的陌生化手法承载着大量的审美信息,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陌生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性,即那些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作家通常使用精心设计的陌生化手法,使作品形式陌生化,从而实现文学性.陌生化是作者的追求,读者的期待,是推动文学史发展的动力。对于译者而言,如何看待和处理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决定了译作的成败与否。然而,当前翻译界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导致原作某些形式方面的陌生化特色没有在译文中得到再现,使译文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因此,研究如何再现原作陌生化手法对于体现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翻译界对如何再现原作中陌生化手法也做过一定的富有建设性的研究,但对陌生化手法的追根溯源、具体表现以及再现的方法着墨较少。本文以前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理论框,从翻译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等方面对《围城》中语言杂合、文体杂合、特殊修辞手法以及高超独特的新造词这几个方面的陌生化手法及其审美价值在原作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由此,进一步从这几个方面对其陌生化手法及其审美价值在译文中的再现与流失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充分意识到这些陌生化手法的重要性,并使用多种翻译方法试图将其再现。对于大多数新造词和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和夸张,译者使用动态模仿和直译结合的方式比较成功的再现了其陌生化及其审美价值。而对于新造词中的拆解词汇以及修辞手法中的双关,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逾越的差异性,其陌生化及审美价值几乎完全流失。在杂合所创造的陌生化中,多语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虽然译者将多语成分在译文中以斜体形式出现加以区别,但原作者精心设计的语言障碍消失,其陌生化不可避免地流失了。对于文体杂合,译者将原作中白话和古汉语结合的文体直接译为英语,虽然用正式与非正式语体加以了区别。但由于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古汉语特有的准确,优美,简练的特点以及古汉语所承载的特殊意象,意境之美不可避免地流失了。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名著《围城》的陌生化语言及其翻译的分析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唤起人们对陌生化这一重要语言现象的认识,从而在翻译时译者能有目的地加以重视,提高译文质量,再现原作精髓与独特语言风格,把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现给西方读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